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6)
报纸(88)
学位论文(9)
图书(3)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7)
地方文献 (27)
宗教集要 (16)
非遗保护 (3)
地方风物 (3)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55)
2012(23)
2009(20)
2005(7)
2004(4)
2003(7)
1999(7)
1998(6)
1985(1)
1896(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2)
抚州日报(2)
语文月刊(2)
文史参考(1)
中国审计(1)
四川统一战线(1)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1)
镇江日报(1)
上海采风(1)
金山寺拜师
作者:蓝天蔚  来源:上海采风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金山寺拜师
师从金山寺医僧□吴宗海
作者:暂无 来源:镇江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师从金山寺医僧□吴宗海
清初揭暄对宇宙论的会通
作者:陈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揭暄  揭暄     
描述:对传统宇宙论产生了巨大冲击。本文所关注的是在中西学碰撞过程中,以揭暄为代表的遗民学者在重构宇宙论所作的具体工作、中西学在其论说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理论在中国宇宙论发展史中的意义。 明清鼎革,导致大量遗民学者以避乱为机缘,结社为学。作为其中一员,揭暄亦选择筑庐隐居,游学于赣闽一带的学社,结交方以智父子、易堂九子、游艺以及程山学派核心人物等众多名士。揭暄热衷实学,在青年时期已著成天文学书籍《昊书》及军事理论《兵经》和《战书》。活跃于赣闽学术圈的经历,令揭暄接触到大量西方天文学书籍,在西书和相交士人天文学观点的启发下,揭暄将《昊书》进一步进行改造,撰成会通传统与西方宇宙论说的著作《璇玑遗述》。 本论文从五方面开展具体研究:介绍并分析中国传统宇宙论、早期传入中国的西方宇宙论说的情况和主要观点,以及西学在揭暄游学地区的传播和影响;考证揭暄及其家人生平、揭暄各类论著的内容及存世情况;针对《璇玑遗述》的各版本进行细致分析和对比,并比较《昊书》与《璇玑遗述》在表述结构上存在的较大差异,分章缕析《璇玑遗述》的具体知识内容并总结其在宇宙的构成和结构、星体运行、“气”与二行、历理方面的核心观点;分析揭暄宇宙论的中、西方天文学的具体知识来源;探讨揭暄宇宙论对知识的结构和内容的重构以及其对同时代和后世天文学家产生的影响。 研究表明:揭暄的天文学观点是多源的,其老师方以智对其学术观点的具体影响并非如以往观点认为的那样深刻,实际上,与揭暄同时代的游艺、方中通、邱维屏的天文学观点、中国传统的宇宙论、西方传入的早期宇宙论均对《璇玑遗述》形成产生过塑造作用。就知识内容而言,揭暄对宇宙的物质存在和生成过程的说明基本上是以中国传统“气”论进行解释;对于宇宙的基本模型(除金星与水星绕日旋转外)、行星排布、星体的圆形观念、行星的属性等问题的阐释,均接受了西学的说法。总的来看,揭暄的宇宙论是在会通中、西知识基础上重构而成的一个既有别于传统又有别于西法的自洽宇宙论说。 揭宣研究宇宙论的意图是希望由“质测”走向“通几”,他对中学与西学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其天文学理论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又接受了大量西方“质测”知识和部分“通几”结论,表明他对西学持有较为开放的态度。揭暄宇宙论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与经验世界紧密联系,其说理方式多是“类比+设喻+经验”,显然未受传入的西方逻辑推理方式影响,可见西学为揭暄提供的仅是具体的知识内容。揭暄未能站在“西学东渐”的最前沿,因此西学在揭暄那里已是“二次传播”,揭暄的工作属于“再会通”,其会通的产物显然具有两种文化“混血儿”的特点。 遗民学者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学术群体,相对有限的交往圈和先天的对外族的排斥,导致其文化开放态度的局限性,遗民身份在揭暄的学术表达上也有一定体现。不过,就揭暄会通中、西天文学以重构宇宙论的个案来看,西学以其合理性对遗民学者显然已能够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由此更可反衬出明清时期西学影响之深刻。明清时期“西学东渐”对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东渐”第二次浪潮应起到了一定的科学启蒙作用。
明清之际士人对西方自然哲学的反应
作者:孙承晟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然哲学  格物致知    揭暄  明清时期 
描述:明清之际,以亚里斯多德理论为基础的西方自然哲学及托勒密学说经由传教士输入中国,对士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王英明(1606年进士)、熊明遇(1579-1649)、方以智(1611-1671)、揭暄(c.1613-1695)和游艺(c.1614-1684)对这类知识有着较为深入... >> 详细
科举与社会流动性——看王安石论宋人“自进”
作者:杨天保 文春霞  来源: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  科举    社会流动  “自进” 
描述:在宋人王安石看来,“自进”是“不得已”士人的合理选择,“自进”有“道”。同时,“自进”人存在身份和资格上的限制。首先,“自进”与庶民无关,平等有限;其次,它要限制“势家官户”子弟,保护弱势地主子弟。所以,就王安石看来,北宋科举未能激起结构性的社会变动,科举“自进”只是一种必要但有限的士人流动方式。
“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辨──读《陆九渊集》札记之四
作者:涂宗流  来源: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极  太极  阴阳  阴阳         
描述:主宰”,以张扬人的主体意识。
得一足矣?
作者:金诤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王安石  功利主义  人才观  市场营销  文化知识  “从政热”  人的发展  一届三中全会  能力才干 
描述:得一足矣?金诤《史记·孟尝君列传》载:战国时齐国公子孟尝君礼贤下士,秦王软禁了孟尝君一行,不放他们回国。孟尝君门下一个善于“狗盗”的门客便从狗洞钻进秦王府库,偷出白狐裘转送宠姬,于是宠姬当晚便
不至矣
作者:赵秀臣  来源:中国审计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王安石  刘邦  项羽  大公鸡  领导者的素质  《古文观止》  夜莺  识别人才  合唱队 
描述:不至矣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包公  群牧  至和元年  钱锺书  顶头上司  包拯  牡丹花  宋仁宗 
描述:了几杯。当包公敬到王安石面前时,无论他好说歹说,劝了半天,王安石硬是一口不喝,弄得包公几乎下不来台。司马光把这事记录在自己的文章中,对王安石的倔头倔脑大发感慨。
“奈何”及其他
作者:言明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奈何  人教版  高中  《语文读本》  第四册  《牡丹亭·惊梦》  释义 
描述:“良辰美景奈何.赏心乐事谁家院”,语出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为众口传诵的名句。有关这两句唱词的解释.人教社版高中《语文读本》(第四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