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凹陷反转构造特征与油气关系浅析
-
作者:罗权生 来源:石油勘探与开发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北凹陷 正断层 构造特征 油气聚集 张性盆地 正反转构造
-
描述:区域应力场的演变息息相关。构造反转期始于中、晓燕山运动时期,与凹陷内主力烃源岩(水西沟群油源岩)的排烃期匹配良好。燕山运动中、晚期始形成的二级构造带,多数具有正反转构造特征,对油气的聚集起着控制作用。
-
“白云黄鹤大江歌”唱响台北
-
作者:暂无 来源:长江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台北讯(特派记者杨文平 通讯员任健 肖丹)昨晚,一台名为“白云黄鹤大江歌”的综艺晚会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大会堂上演,赢得台湾同胞阵阵掌声。
晚会由杂技、歌舞、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构成。歌舞节目中,既有新《梅》吐蕊出的东湖清香, 又有《黄鹤楼》的浅吟低唱;杂技节目中,无论是传统技巧《转碟》,还是将爱
-
松辽盆地德惠凹陷局部构造成因与油气分布
-
作者:云金表 刘灵芝 姜贵周 罗笃清 李玉喜 来源: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德惠凹陷 局部构造 张性构造 构造转换带 扭性断层 油气藏
-
描述:构造转换带导致的长期隆起是形成基底岩性气藏与披覆构造油气藏的有利条件,晚期扭动构造的发育是西侧断凸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扭动背斜、压性断层下盘及次级正断层控制的滑陷背斜是该区次生断层-岩性油气藏形成的主要圈闭,德惠构造是早期正向构造转换带与后期扭动背斜的叠合部位,应是油气最为富集部位。
-
东濮凹陷的拉分盆地演化及石油地质意义
-
作者:林军 王燮培 来源: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拉分盆地 东濮凹陷 重力作用 断陷湖盆 形成机制 空间分布 扭动构造 石油地质 张性构造 演化模式
-
描述:盆地特征及演化模式有以下几点新的看法:
-
昆剧皇后砸锅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张继 《牡丹亭》 白头宫女 呆头 《惊梦》 台北 白先勇 传统戏曲 花神
-
描述:江苏昆剧团来台公演,昆剧旦行中堪膺天后级的张继青,好不容易到台北,搬演名著《牡丹亭》。只可惜这场经历四百年风流余韵的《牡丹亭》,伴着张继青的年华老去,演来已力不从心。找来搭配的小生(他的年纪演老生
-
白先勇的戏梦人生
-
作者:林可 来源:人民文摘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牡丹亭 昆曲 人生 母亲 神秘色彩 台北 父亲 海内外 记忆
-
描述:在青春版《牡丹亭》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时候,白先勇的名字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提及,这位闻名海内外的华语作家对于外界来说颇具有神秘色彩。
-
略论明遗民查继佐晚年生活之研究
-
作者:区志坚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查继佐 明遗民 明末清初 《罪惟录》 年谱 周亮工 清代前期 汉文化 经世思想 台北
-
描述:略论明遗民查继佐晚年生活之研究区志坚易代之际,当新朝政权日渐稳固,于立国初期前朝的遗民便面对出仕或隐居的抉择。近人何冠彪、美国学者司徒琳(LynnA.Struve)、比德逊(WilardJ.Peterson)对明遗民的出处问题,用力尤多。近人已指出明...
-
张大千拜师新说:兼释傅申先生的二疑
-
作者:包立民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李瑞清 张氏 上海美专 八十年代 自画像 留学日本 老师 龙门阵 台北
-
描述:曼青为此写了首长诗,其中有四句写道:"大千年十七,群盗途劫之,不为贼所害,反为贼所师";又因不满于父母的包办婚姻,他出家为僧,做了一百天和尚,故有大千、大千居士之名……凡此种种,一路说来,扑溯迷离,曲折离奇。这些传奇轶闻,大多出自他摆的龙门阵,后经友辈文人、门生弟子及
-
魔都尤物:上海新感觉派与殖民都市启蒙叙事
-
作者:柳书琴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新感觉派 殖民都市 哈尔滨 台北 刘呐鸥 穆时英 爵青 林越 峰 徐琼二
-
描述:习性,导致台湾和满洲国作家在模仿、借鉴的过程中,也延续或批判了上海新感觉派作家的某些思维。
-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梨树—德惠凹陷构造特征及含油气性
-
作者:徐可强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断裂 油气成藏系统 基底结构 张性断裂系统
-
描述:梨树、德惠凹陷经历了断陷期、坳陷期和构造反转期的演化过程.基底岩性呈现出自南而北由老变新的趋势.基底结构为隆凹相间、东西分带、南北成 块的构造格局.凹陷的发育过程受深大断裂所控制,以断裂发育为其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