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光与政敌王安石惺惺相惜
-
作者:暂无 来源:新作文(金牌读写高中生适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宋朝 交加 人称 江湖 人能 名声 政敌 遇到
-
描述:司马光在整个大宋朝,只有一个人能和他匹敌,那就是名声诡谲、毁誉交加的王安石。这两个人都很幸运,他们在一生中遇到了真正配得上自己的敌人。司马光和王安石本来是兄弟,加上吕公著、韩维四个人,江湖上人称"嘉
-
苏轼与王安石政治关系研究
-
作者:刘森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 政治关系 思想变化
-
描述:,第一章是探讨苏洵与王安石关系,苏轼对王安石的初步印象可能便来源于其父,其父对苏轼的思想成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探讨《辨奸论》的真伪问题就成为了重中之重,经过考证,最终得出了《辨奸论》为苏洵所作
-
王安石与苏轼对扬雄和韩愈的接受及其影响
-
作者:陈冬根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欧阳修 道论 文艺观
-
描述:同,对二人文学创作及批评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
论王安石与苏轼孟学思想之差异
-
作者:胡金旺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孟学思想 性善论 权变思想
-
描述:学思想中的辨孟部分也从反面对孟子升格运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元旦
-
作者:王安石 来源:小樱桃(好少年)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旦 唐宋八大家 中国历史 王安石 东乡县 江西省 政治家 思想家
-
描述: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苏轼与王安石在《尚书》诠释上的分歧:以他们的哲学思想为视角
-
作者:胡金旺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尚书》 情本论 智性
-
描述:思想为基础的,其中的分歧是二人的哲学思想在经典诠释中的必然反映。
-
苏轼为何大骂司马迁?
-
作者:阿扶 来源:满分阅读(高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司马迁 高级领导干部 中国文学史 王安石
-
描述: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很有名的一个人了。他官当的也不小,虽然在官场上他不总是那么得意,虽然他不曾像王安石那样做过宰相,可是他终究不是一个小官吏,用现在的话来说,是高级领导干部。
-
读苏轼
-
作者:魏丕植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不合时宜 司马光 现实与理想 唐宋八大家 变法派 王安石 保守派 坎坷人生 豪放派
-
描述:明亮在于他的特别,而他的特别,则源于他独一无二的为人和学识。苏轼的为人,用他的侍妾巧云的话说,就是"一肚子不合时宜"。因为他的不合时宜,因为他是书生与文人的心性,却偏偏又有了政治家的志向,心性与志向
-
苏轼碑文漫赏
-
作者:董乃斌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碑文 欧阳修 中国文学史 王安石 韩愈 神道碑 唐宋八大家 碑志文 大传统
-
描述:我对苏轼所写碑文发生兴趣,是由其《表忠观碑》一文引起的。日前浏览《古文辞类纂》,见其碑志类共收文一百零八篇,以韩愈所作最多,三十三篇;欧阳修、王安石次之,分别为二十八篇和二十七篇。大名鼎鼎的苏轼却
-
苏轼:此心安处是吾家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三年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乌台诗案 欧阳修 母亲 王安石 心安 黄州 父亲 苏辙 读书
-
描述:苏轼,是那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吗?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行者吗?是那个举杯祝愿"千里共婵娟"的饮者吗?苏轼,一生频遭贬谪,历经八州,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说:此心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