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修辞三题
-
作者:冯渊 来源:新高考(高一语数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容词 李商隐 数量词 古典诗歌 古诗 诗眼 通感 虚词 王安石 运用
-
描述:古诗是怎样炼字的古典诗歌的炼字分为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1.炼数量词李商隐的《锦瑟》,开篇就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十弦"、"一弦"、"一柱"这些数量词并不富于诗意,但在高明
-
中秋,到古诗中去赏月
-
作者:张冬梅 来源:支部生活(山东)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 古诗 《周礼》 明月
-
描述:团圆之美;客居他乡的游子,抒发相思离别之痛……千百年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就这样流传下来。
-
山水田园诗鉴赏指要与强化训练
-
作者:耿兰英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水田园诗 强化训练 鉴赏 2010年 浙江卷 王安石
-
描述:【试题链接】 (2010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 定林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
-
古诗两首《泊船瓜洲》《秋思》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
作者:王乐芬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秋思 泊船 春风 张籍 古诗 教学目标 审美意境 意象美 基本方法
-
描述:【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泊船瓜洲》和《秋思》,掌握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2.品味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意象美,初步进行迁移和创作。3.感受浓浓的思乡情,体会诗歌的审美意境。【课前谈话】
-
封面画鉴赏
-
作者:暂无 来源: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山水画 王安石 建阳市 福建省 诗僧 时称 北宋 沈括 僧人
-
描述:惠崇(?~1017?)北宋僧人、画家、诗人,与希尽、惟凤等八人时称"九诗僧"。建阳(今属福建省建阳市)人,一作淮南人。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沈括歌其为"小景惠崇烟漠漠",实为南方山水画派之支流。王安石《纯甫出僧惠
-
古诗教学中的情感升华
-
作者:尤丽娜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古诗教学 情感 古诗文 教师 学习 王安石 叶圣陶 吟诵 教学情境
-
描述:们又怎样让孩子们受益匪浅呢?
-
程南云书法鉴赏
-
作者:张国宏 来源:秘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卒年 中书舍人 永乐大典 省博物馆 书法家 陶宗仪 明代 赵孟 江西 篆法
-
描述:程南云,生卒年不详,字清轩,号远斋,江西南城人。明代书法家。永乐(1403-1424)间以能书征,授中书舍人。预修《永乐大典》,累官太常卿。善书画,尤精篆隶。明陶宗仪《书史会要》称:"南云篆法得陈思孝之传,隶、真、草俱有古则,得力于赵孟頫,善大字。"辽宁省博物馆藏
-
浅析高考古诗词鉴赏方法
-
作者:陈星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鉴赏方法 表现手法 诗歌 高考 语言 注释 内心世界 杜甫 王安石
-
描述:高考中鉴赏古诗词的关键在准确地把握诗词的主题、意境。要想做到这些就必须先关注题意与注释,做到知人论世,然后才能仔细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中所用的表现手法,确定诗歌的题材,真正地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
浅说诗歌的“时代背景”
-
作者:王三东 来源:快乐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时代背景 诗歌 文化环境 文学创作 社会状况 思想感情 王安石 鉴赏 生活 李清照
-
描述:时代背景指的是一个时代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诗人,当时的社会状况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文学创作。因此,鉴赏诗歌,就应当考虑到相关的时代背景,借此来理解诗歌、把握诗歌。要准确地把握
-
说“诗眼”
-
作者:何西来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王安石 孟浩然 论诗 中国古代 云梦泽 名句 鉴赏 诗话 唐人
-
描述:中国古代的诗话家论诗,是很讲究"眼"的,称为"诗眼"。有"眼"则活,无"眼"则死,因而评家重视,诗家更重视。诗眼有两指:一指句中之眼,一指篇中之眼。说的是诗句、诗篇中最为传神,最为灵妙,最让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