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文献及考古资料析周礼兴衰
-
作者:白国柱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古资料 周礼 列鼎制 礼制 兴衰 青铜礼器 墓葬 春秋时代 诸侯 文献
-
描述:为何春秋时“礼”观念又重新得到重视?弄清这段时期“礼信”行为之变迁不但能更加了解西周末及春秋战国的历史和政治演变,
-
郑玄三礼注研究
-
作者:杨天宇 来源:天津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仪礼 注释 研究 周礼 注释 研究 礼记 注释 研究
-
描述:郑玄三礼注研究
-
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
-
作者:冯长春 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研究 中国 近代
-
描述: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
-
蒙学之冠:《三字经》及其作者王应麟
-
作者:宁波市鄞州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来源:宁波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三字经 三字经 研究 研究
-
描述:蒙学之冠:《三字经》及其作者王应麟
-
从古典走向现代
-
作者:刘静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剧 还魂记 牡丹亭 比较 唱腔 声腔
-
描述:《牡丹亭》,受到演艺圈的瞩目和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
从老版赣剧《还魂记》到新版赣剧《牡丹亭》,既有艺术上的传承性,而更多的是对这出古典名剧的重新打造。如果说,老版赣剧《还魂记》的音乐从整体上
-
音乐的人文诠释:杨燕迪音乐文集
-
作者:杨燕迪 来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研究 西方国家 文集
-
描述:音乐的人文诠释:杨燕迪音乐文集
-
学无界 知无涯:释论音乐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的表达
-
作者:洛秦 来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研究 世界
-
描述:学无界 知无涯:释论音乐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的表达
-
中原古乐史初探
-
作者:陈美娥 来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研究 中国 古代
-
描述:中原古乐史初探
-
新旧《牡丹亭》与中国古典文化
-
作者:刘素娥 吴媛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中国古典文化 昆曲艺术 白先勇 汤显祖 新旧 大学生 传统剧目 戏剧史 爱情
-
描述:《牡丹亭》是昆曲中最富盛名的传统剧目,是我国戏剧史上的一朵奇葩。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说:“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然而近年来,伴随着整个昆曲艺术的式微,昆曲大戏《牡丹亭》也在渐渐被人们淡忘。
-
《中原文献钩沉》(经部礼类)
-
作者:张君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原文献钩沉》 杜子春 历史文献学 《周礼注》
-
描述:《经义考》卷一百二十一始予着录。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礼杜氏注》二卷,计一百八十九条。其《序》云:“观其於故书之字,正音通读,实此书之首功矣。康成注述其说而多所去取於其间。”《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今以郑注校读杜注,如《小宰》‘宫刑’及‘王宫’,凡‘宫’,郑并‘如字’,杜云:‘宫,皆当为官.’与上‘建邦’二字,及下‘官府六叙’、‘官府六属’诸文相贯。《太祝》‘振动’,郑云‘战栗变动之拜’,而杜读‘振’为振铎之振,‘动’为哀恸之恸,盖谓即《士虞礼》之拜。此胜於郑者也。《太卜》‘连山’,郑云‘似山出内气’,杜乃谓‘连山,宓戏’,则八卦画于宓戏,六十四卦重于神农,杜说为无据。《磬师》‘缦乐’,郑云:‘读为缦锦之缦,谓杂声之和乐者。’杜乃读为怠慢之慢,则慢声为大司乐所禁,磬师安容有此?此杜不如郑也。其他以《内宰》‘二事’为‘丝’、‘枲’之事,以《遂人》‘兴缈’之锄为助,极合经旨,郑无异说。”今次辑佚,以孙诣让《周礼正义》为底本,马氏辑本为参校本。考马本,《乡师》“共茅葙”、“巡其前后之屯”二条误入《小司徒》,今正。《大宗伯》“吉礼”杜注当於“书亦多为吉礼”止,“吉礼之别十有二”七字,当是郑玄语,《占人》注当於“龟也”止,“玄谓”以下当是郑玄语,《锺师》“凡乐事”注当於“《三夏》矣”止,“吕叔玉云”以下当是衍文,马氏阑入,今删。又漏辑《醢人》“豚拍”、《盐人》“苦盐”、《闾胥》“既比”、《稻人》“荡水”、《内史》“以方”、《圉师》“椹质”六条,《小宰》“七事”、《小宗伯》“卜葬兆”、《眡了》、《弓人》有漏辑之处,今补。又《轴人》“弧”字注,辑《释文》“杜音乌”,《腊人》“胖”字注,辑《集韵》“补绾切,杜子春读”等杜氏音。然汉人不作音,乃後儒依义作之。故今删。今从郑玄《注》中辑录一百九十五条,较马氏多辑六条,勒为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