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亭之间:相遇的不只是“古典”:芭蕾舞剧《牡丹亭》与《梦红
-
作者:尹建宏 来源:舞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芭蕾舞剧 芭蕾舞剧 创作 创作 《大红灯笼高高挂》 《大红灯笼高高挂》 盘点 盘点 红楼 红楼 古典 古典 中央芭蕾舞团 中央芭蕾舞团
-
描述:由戏曲形式演绎的传统,用芭蕾的语汇来解读经典名作,
-
呼啸而过的中国情结:《呼啸山庄》与《牡丹亭》比较谈
-
作者:蒋锐航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爱情 爱情 古典 古典 西方 西方 比较 比较
-
描述:情,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界限,闪耀着同样动人的光芒,如此,从作品诞生的社会背景和作者个性特征两方面考察两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探索其中异曲同工之妙,更能体味作品之魅力所在。
-
南宋四明竹林王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
-
作者:张骁飞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竹林王氏家族文学王应麟
-
描述:本文对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所属四明竹林王氏家族及其文学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文章从考述竹林王氏历代成员生平、人际网络、婚姻关系出发,概括总结了王氏家族的性格、门风、文学、文化成就,并对其与以王应麟为首的王氏家族文学形成、衰败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合理的分析。
-
古典诗歌也含逻辑
-
作者:唐金龙 来源:考试(高考语文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诗歌 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相似之处 艺术形象 王安石 梅花 寒山 因果联系 事物
-
描述:鉴赏古典诗歌,人们一般能注意到其中的形象思维,并对此加以充分分析,却忽视对作品进行逻辑思维的分析,从而较难全面地理解作品的真正意蕴。形象思维不能排斥逻辑思维,而且必须以逻辑思维为基础。诗人对客观
-
艾畅《诗义求经》研究
-
作者:李玉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艾畅 诗义求经 经学研究 史学研究 文学研究
-
描述:》对《毛诗序》的继承和背离,艾畅《诗义求经》对《诗集传》的继承和背离,艾畅的政治教化特点三方面来写的。第三章《诗义求经》的价值与影响,本章主要从经学、史学和文学三方面对《诗义求经》的价值做出初步的厘定。结语略述本文设想。
-
对“古典爱情”的解构与颠覆:论余华《古典爱情》对汤显祖《牡
-
作者:张艳丽 乔业琼 来源: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仿 戏仿 反讽 反讽 古典爱情 古典爱情
-
描述:所构造出的古典爱情的解构与颠覆。
-
古典戏曲爱情描写的基本模式及其突破
-
作者:赵博文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夫人 中国古典戏曲 杜丽娘 浪漫爱情 封建礼教 女主人公 莺莺 中国戏曲 牡丹亭 永恒主题
-
描述:爱情,是从古至今文学作品中的永恒主题。中国古典戏曲向来有很多对爱情的描写。而中国戏曲本身所特有的程式化特点,也使得这些作品在对爱情的描写中,有一个基本的模式。首先从人物的设置上来说,大多是才子佳人
-
一座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城市 王益芳
-
作者:暂无 来源:常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关于常州,记忆中更多的是经济较为发达,天目湖、中华恐龙园如雷贯耳。可惜却只闻名,未曾谋面。借着第十七届省运会在常州举办的机遇,我有幸近距离感受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
从连云港坐车到常州,花费了5个多小时——这也许创造了一个全省之最。一路的颠簸,心情却越发迫切,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城市?下了车,叫上
-
中国古典戏曲研究英文论著目录(1998-2008)(下)
-
作者:林舒俐 郭英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马萨诸塞州 戏曲研究 牡丹亭 目录 大学出版社 论文集 出版公司 中国文学 亚洲研究
-
描述:r,MI)《中国演唱文艺研究会论文集》(CHINOPERL Papers)
-
论华夏古典悲剧《牡丹亭》叙事范式的审美表征
-
作者:张鹏飞 来源: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古典悲剧 古典悲剧 叙事范式 叙事范式 审美表征 审美表征
-
描述:悲剧"大团圆"的结局始终笼罩着虚幻的、慰籍的、凄凉的审美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