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发现的晏殊佚诗
-
作者:谢先模 来源:争鸣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新发现的晏殊佚诗
-
古短论名篇选议
-
作者:陈岑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诸葛亮传 孟尝君 政治生活 政论 我国古代 短论 重要问题 草庐对 社论 王安石
-
描述:一一九八二年初,在福建日报上读到两篇短社论:一月十四日《用党风带民风》,六百五十九字;二月七日《有些案件为什么长期处理不下去》只一百四十四字。这两篇社论,讲的都是当前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又都
-
试论《战国策》之为书
-
作者:李叔毅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国策》 刘向 纵横家 曾巩 纵横说 鬼谷子 苏秦 扭转局势 言论 张仪
-
描述:不利.
-
略论我国书院的教学与刻书
-
作者:刘实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书院 白鹿洞书院 讲学 刻书 学校教育制度 陆九渊 我国古代 紫阳书院 朱熹 司马光
-
描述: 书院是我国自北宋至清末的一种学校教育组织,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较高的学府,但它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学校。现在谈论书院,可先附带略述我国宋代以前设置的学校。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起源于奴隶社会。尔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以及文化科学的增进,学校体制由萌芽到成长,学校的种类及名称,也在不断变化。据文物及史
-
跋吴承恩书《甲午秋宿金山寺》诗
-
作者:徐沁君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承恩 金山 十三年 博物馆 刘修业 诗文集 扇面 明世宗 水调 鸡鸣
-
描述:后),当为吴氏伕诗。甲午,明世宗嘉靖十三年(1534)。据近人苏兴著《吴承恩年谱》,时吴氏年约三十一岁。诗首联写初登金山喜悦心情。第三句“歌水调”:吴氏喜为声诗,集中存词和散曲多首。卢冀野
-
霉变玉米面致突变作用的初步研究 程书钧、李铭新、王英森、C
-
作者:暂无 来源:实验生物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霉变玉米面致突变作用的初步研究 程书钧、李铭新、王英森、C
-
未能报国惭书剑——漫话苏轼的人生观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作者:王又村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黄州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 周瑜 人生观 《庄子》 拍岸 吞吴 王安石 神宗
-
描述:“未能报国惭书剑”这句诗,是苏轼初入仕途,在凤翔任判官时写的。这时,他才二十多岁。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已四十开外了,而且经过了不堪回首的人世沧桑。但词中,豪气不减当年,仍然洋溢着“书剑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