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周“礼制”与《考工记·匠人营国》对早期都城形态的影响
作者:焦泽阳  来源:城市规划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制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  宗庙  宫殿  都城形态 
描述:。只是由于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形态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局限才未出现如后世北京那样经典的,符合礼制都城形态的案例。
古代的上访制度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百科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访  古代  《周礼》  皇帝  中央  法律 
描述:程序后,或者官员都不受理时,才可以敲登闻鼓向皇帝直诉。如果向皇帝“越级上访”,那么也构成越诉。拦轿申冤叫做“邀车驾”,属于“越诉”,唐代法律规定笞四十。明朝法律规定:告状者冲入皇帝仪仗,就可判死刑。随着京控者越来越多,明清两朝应对京控的措施也越来越严厉。明朝晚期每一朝皇帝都会出台严控京控的新政策。清朝规定,上访者只可敲设于都察院和步军统领衙门之外的“鸣冤鼓”,但不允许“邀车驾直诉”。 车辆左右行驶的由来 车辆一般靠右行驶,它起源于欧洲大陆规定当时军人和军队一律靠右侧行走。这是因为当时的欧洲军人都是左手持盾牌,右手执矛和剑,实行靠右侧行走的规定,双方在路上相遇时,可以从对方持盾牌的一侧走过,避免冲突和误会。后来,这项规定专用于交通上,并一直沿用下来。有趣的是,在当今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的车辆不是靠右侧而是靠左侧行驶。
收藏古代玉琮
作者:邓海平  来源:致富时代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琮  古代  收藏  《说文解字》  《周礼》  瑞玉 
描述:“琮”最早出现于《周礼》等古箱。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注:“琮,瑞玉,大八寸,形似车,两字合成一字。”这是对琮的最早定名。
古代官员如何化解“突发事件”
作者:李志刚  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王安石  解决问题  群众利益  董其昌  东明县  免役法  古代  处突  权钱交易 
描述:王安石直面危机北宋熙宁四年,免役法在开封府试行。东明县在试行过程中,因执行官员欺软怕强,搞权钱交易,在确认群众"免役权"时严重不公,于是群众结伙向知县告状,可县令贾蕃拒不接受呈诉,于是事态开始升级。
古代官场的“性贿赂”
作者:王春南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官员  古代  官场  女子  宋代  操守  性贿赂  美人计  朝廷 
描述:<正>"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是古代对官员的起码要求。有的官员也许能做到"不爱钱",但未必能做到不好色。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在色贿、美人计面前,前仆后继倒下的官员,真是数不胜数
“狱”最初是指什么?监狱在古代有哪些名称?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监狱  名称  古代  罪名  商朝  诉讼  出现在  周礼  司寇  圜土 
描述:"狱"字最早出现在商朝末期,《周礼.秋官.大司寇》注:"狱谓相告以罪名者,狱从犬从言,两犬相啮必先相争,人之相争亦类是。故从犬犬相争必以言相争,而后有狱。"表示为防守因讼而被拘者之意。古代"狱
礼制文化研究
作者:岳文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秦人  周礼  礼治  礼法  变迁 
描述:秦文化与礼制是格格不入甚至完全绝缘的,而实际上秦人是很重视礼乐文化的,无论从出土礼器文物,还是文献资料记载,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在制定礼制时不仅悉采六国礼仪
第二十九讲 民俗(五)
作者:李霞  来源:老年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俗  中秋节  传统节日  《周礼》  农历  习俗  别称  礼制 
描述: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这在《周礼》一书中已有提及。后来文人学者、贵族也私下效仿,对月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流传至民间,渐渐成为了一项传统活动。发展至唐代,因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所重视,最终
我国古代的冰镇食品
作者:刘绍义  来源:农产品加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冰激凌  食品制造  冷冻食品  储藏  奴隶社会  冰箱  夏日  周礼  冰冻 
描述:天气越来越热,雪糕、冰激凌等冷冻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那么,在没有电器、没有冰箱的古代,人们是怎样吃到冰冻食品的呢?早在2000多年前的奴隶社会,我国就有了储藏食品的"冰鉴"了,《周礼》中就有冰
臧否古代文人
作者:刘志红 郭海东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谢灵运  颜延之  黄宗羲  黄庭坚  古代文人  王安石  文震孟  文章  钟惺 
描述:"曹操听了,就派人追杀了匈奴使者。颜谢文章各有千秋颜延之与陈郡谢灵运均以辞藻华彩而齐名,然而他们的写作速度却相差悬殊。宋文帝曾命他们两人以《北上篇》为题写乐府诗,颜延之很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