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古代文人并称的先后次序
-
作者:吴承学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文人 王安石 中国古代文学史 次序 尊卑有序 称呼 李杜并称 地位 司马迁 元白
-
描述:今人对于排名次序是相当讲究的。排座次,是一门十分微妙的学问。谁先谁后,都要准确地反映出其社会的地位高下差别。有人说,这种现象的根源由来已久,是中国古代"尊卑有序"的礼教传统。这种说法是有道理
-
古代“廉吏”的标准
-
作者:周义祥 来源:湖南政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廉吏 标准 古代 孔子 君子 治道 清官 周礼 上升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
描述:古代"廉吏"又被称为良吏、循吏、能吏、清官等。古人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将吏廉上升到关系
-
性灵文人与阳明心学
-
作者:吴兆路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程朱理学 王阳明学说 阳明心学 泰州学派 王学左派 心外无物 汤显祖 圣人 主观唯心主义 戴震
-
描述:阳明心学产生于明代中期,是南宋陆九渊心学体系的继承和发展。两个学派思想上一脉相承,即都把心看作宇宙万物的本源。陆主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主观唯心主义命题,从而与程朱理学相抗衡;王阳明针对明代是朱非陆的风气,力倡象山之学,断言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提出圣人
-
齐鲁音乐文化源流
-
作者:林济庄 来源:齐鲁书社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山东 古代
-
描述:齐鲁音乐文化源流
-
中国历史知识全书 中国古代音乐
-
作者:张承宗等 来源: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古代
-
描述:中国历史知识全书 中国古代音乐
-
“闻一知十”应是“问一知十”
-
作者:曹建明 来源:济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 汉语 词汇
-
描述:“闻一知十”应是“问一知十”
-
刘绍棠:老农·孝子·文人
-
作者:刘绍棠 来源:中华儿女(海外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文学 长篇小说 刘绍棠 北运河 地方特色 安乐县 中篇小说 大运河 鲁迅先生 孝子
-
描述:刘绍棠:老农·孝子·文人
-
晚明社会与文人传奇
-
作者:刘彦君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剧作家 晚明社会 明代文人 才子佳人模式 汤显祖 《焚书》 墓志铭 司马相如 人格模式 “才”
-
描述:晚明社会与文人传奇刘彦君当我注目于明代剧作家这一创作群体,准备全面探察他们心灵轨迹的时候,当我重新仔细阅读这些有着鲜明共同特色的剧作,认真思考它们与它们的创作者之间血肉联系的时候,剪烛西窗,批卷凝思
-
宋代文人的午睡昼寝及其审美心理
-
作者:沈金浩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文人 审美心理 午睡 昼寝 生理需要 王安石 杨万里 陆游 中国文学史 《千家诗》
-
描述:物都有的基本生活内容里,居然也寓含着丰富的审美心理。此中奥秘,不通汉学的外国人一定是难以想象的。 翻开宋人的集子,写午睡的诗词十分常见,如果将时间范围放宽,扩展到昼寝,则此类文字更是比比皆是。过去的学童读《千家诗》,一翻开便可读到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想见他“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那种闲适态和懒散状;以厉行改革著称、被一些宋人视为刻薄多诈、因为整天心动而整天目动的王安石也有“午窗残梦鸟相呼”(《悟真院》)这样的诗;梦里尚呼“杀贼”,临死犹思恢复的陆游也常常写
-
古代曲论中的导演论
-
作者:俞为民 来源: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曲论 冯梦龙 李渔 《牡丹亭》 舞台效果 导演工作 演员 舞台演出 《闲情偶寄》 旧剧
-
描述:古代曲论中的导演论俞为民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家创作出了文学剧本,还必须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将文字转化为具体感人的舞台形像,去感动观众,从而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而导演是把文学剧本转化为舞台形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