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比较与差异
-
作者:武洋萍 来源:科学之友(B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商鞅 变法 比较
-
描述:从“变法时机与策略”、“变法者的地位与权限”、“变法者信念与毅力”等方面比较了王安石变法与商鞅变法成效的不同之处。
-
论王安石变法革新中的民本思想
-
作者:高建立 来源: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民本思想
-
描述:思想。
-
潘佑变法及其对李觏、王安石学术思想的影响
-
作者:李祥俊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潘佑 潘佑 李觏 李觏 王安石 王安石 变法 变法
-
描述:潘佑在南唐时期,从挽救危难时局出发,借鉴《周礼》古经实行变法,变法很快失败,但其变法思路与历史影响不可抹杀。通过发掘考察李觏、王安石的有关作品,可以证明潘佑变法对李觏、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产生了影响
-
王安石不加赋而上用足之说试析
-
作者:王瑞明 来源:井冈山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不加赋 富国强兵
-
描述:不加赋而上用足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理财良法,王安石变法以之为理财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所损益,使之切合时代需要,得以实现其富国强兵的目的.
-
王安石“不加赋而上用足”之说试析
-
作者:王瑞明 来源:井冈山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不加赋 富国强兵
-
描述:“不加赋而上用足”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理财良法,王安石变法以之为理财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所损益,使之切合时代需要,得以实现其“富国强兵”的目的。[著者文摘]
-
千古江山千古情——黄州时期的苏轼
-
作者:刘祥 来源:高中生之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黄州时期 王安石变法 生活 童心 个性 湖州 官场 阶段 开始
-
描述:苏轼的可爱,一在于他超凡脱俗的才华;二在于他一以贯之的做人原则。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乐观洒脱的文人,苏轼不但诗词文书画五艺俱绝,而且一生率真正直,历经磨难却始终拥有一颗单纯好奇的童心。
-
从王安石变法的实施途径看变法的消极影响
-
作者:李裕民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政治体制 王安石变法 监察机构
-
描述:线,使社会风气大坏,投机钻营者得势,贪污贿赂成风,政府成为腐败的温床。
-
王安石变法研究
-
作者:葛旭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政治危机 财政危机
-
描述:章: 第一章叙述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分三个方面阐述,一是为了加强皇权,不适当地设置官僚制衡机构(史称冗官),既削弱了行政管理能力,又加重了财政支出压力和财政负担。二是为了解除
-
王安石经济变法新探
-
作者:李金水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 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 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 制度环境 制度环境
-
描述:sp; 《绪论》主要论述学术史回顾、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及基本结构。 第一章《均输法补论》。北宋时期实行江淮六路转运使
-
王安石变法为何演变成悲剧
-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老年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年仅二十岁的神宗皇帝赵顼承嗣大统,英气勃勃,志向非凡。他自幼痛心于皇祖皇宗们对辽和西夏的屈服退让,不满于朝廷、州县的萎靡不振,焦心于国家税收减少、财政紧蹙,有着富国安民、强兵雪耻的强烈愿望。亲政以后,他急于物色能安邦治国的英才,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已颇具盛名的王安石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