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50)
报纸
(93)
学位论文
(14)
会议论文
(4)
图书
(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40)
地方文献
(10)
红色文化
(7)
才乡教育
(6)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4
(88)
2013
(14)
2011
(17)
2009
(15)
2008
(6)
2006
(14)
2005
(8)
2000
(8)
1992
(9)
1988
(7)
按来源分组
其它
(19)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
江西社会科学
(2)
文艺研究
(2)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
安徽文学(下半月)
(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研究
吴与弼
典丽圆融
包恢
出版社
功夫论
唯心主义体系
理学
《孟子》
陆九渊
化情归性
天理
失败
反理学思潮
反理学
唯心主义
汤显祖
孔丘
三教一致
理学家
今文经学
儒学理想复归
女性形象
人性论
陆子学派
道德
吴澄
唯物史观
姜夔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反理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功夫论视阈中的
理学
道统
作者:
陆永胜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功夫论
理学
道统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描述:
"孔荀之道"、"孔孟之道"和"孔颜之道"。这种学承分疏也为儒学史中关于朱陆王三家的诸多争辩提供了解答。
元代
理学
中“仁”的价值意义:吴澄境界论探析
作者:
吴立群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仁
仁
境界
境界
吴澄
吴澄
描述:
儒家把仁看作人生道德修养之最高境界。在元代理学家吴澄那里,仁为本心之全德,具有绝对普遍意义,是儒家最高理想境界。吴澄通过以觉释仁,说明仁的境界即人与人、人与万物都处于无限的精神性联系之中。仁是人的心灵的安顿处。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