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酱”与中国人的传统口味
-
作者:吴正格 来源:寻根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口味 传统 周礼 周代 本义 周王 取火 竹片 郑玄注
-
描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里,"酱"字写为"■"。此字左边是"爿",指劈开的竹片或柴爿,取火用的;右边上方的"■",不当"月"字认,而是"肉",《说文》里的"肉"
-
戏弄道德
-
作者:李恩柱 来源:杂文月刊(文摘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泛化 王安石 宋代 宋朝 皇帝 士大夫 统治者 变法 现象 台谏
-
描述:宋朝的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情绪比较炽热。这样说,不仅因为有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警句在,主要是士大夫群体议论国家大事的时候,精神上比较自由,说话办事不必绕弯子,没有战战兢兢、恐惧怀危之感。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能够免除人的精神恐惧,无论如何是一种进步。
-
反一反王安石的“三不畏”
-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市场导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标签基层政绩在基层,一些干部上任之后急于出政绩,三把火烧得有些猛,烧出一连串后遗症来。其实,有必要反一反王安石的“三不畏”,要“三畏”:不是“天变不足畏”,要敬畏天变,不要搞人定胜天的蠢事,不要破坏
-
黄鹤:道德人做道德菜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生活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他来自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老子的故里,自小就立志做个有“道德的人”,饮食行业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让他触目惊心,于是从2008年他自己开创老聃民间菜馆的第一家分店起,就决心要做“道德”菜肴,用一颗
-
传统仪礼与服装服饰
-
作者:他他拉·德福 来源:服装设计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服装服饰 行为规范 社会等级 《周礼》 《礼记》 礼仪 生活
-
描述:觐等具体仪式和礼节。而后各朝正史的“舆服志”中.记录祭祀天地、神灵、祖先和上朝、会盟、觐见以及岁时节日等仪礼活动.
-
读书应是一种生活常态
-
作者:罗崇敏 来源:华夏教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种生命 生活 常态 节律 范畴 诗书 自然 装修 传统
-
描述:读书,对于真正爱书的人而言,是一种生活常态,是一种生命的自然节律。一旦把读书堕入到作秀的范畴,则不足观也。古有"腹有诗书气自华","地瘦栽柳柏,家贫子读书"之说。作为一个有着悠久读书传统的国家,中
-
解析《送东阳马生序》与《墨池记》
-
作者:闻杰 来源:课外语文(初中)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解析 学习态度 勤奋学习 汉字 注音 道德 拼音 解释 写作者 曾巩
-
描述:点睛与精练 1.按拼音填写汉字,将加点字注音。
-
永远的苏东坡
-
作者:刘桂玲 来源:新课程(中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中国文学史 苏轼 乌台诗案 文字狱 王安石 不计其数 人品 道德 司马光
-
描述:得他被一贬再贬。但让人们敬佩的地方也在于此,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走到哪里就为人民服务到哪里。苏东坡当年为官杭州,见西湖年久失修,淤积严重,草漫湖面,于是上奏朝廷,多方筹措治湖经费,并亲自规划设计,带领着军民疏浚西湖,将清理出的污泥变废为宝,修成大堤,百姓感念苏公,称之为“苏堤”。这是文人的骄傲,至今存在的苏堤春晓,就是让文人扬眉吐气的见证。苏轼,以自己的行动全新地诠释着为官为人之道,如范仲淹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一顿丰盛的晚餐过后,东坡在欣然扪腹而行。他问家中女人他那便便大腹中何所有?一女说:“一肚子的墨水。”一女说:“一肚子的漂亮诗文。
-
论王安石对儒家心性论传统的超越
-
作者:魏福明 来源:学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心性论 王安石 超越
-
描述:付诸实现,从而超越了发端于先秦思孟学派,成熟于宋明理学的狭隘心性论传统。
-
传统与世界视域下的朱熹
-
作者:南坡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道学 中国文化传统 宋明儒学 学术思想 视域 吕祖谦 孔子 朱子语类
-
描述:朱熹看传统,钱穆看朱熹,世界看朱熹,形成了三组重要的光束,这"三看",对于现代中的传统和传统中的现代,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