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道德性命”之学及其对科举的影响
-
作者:祝尚书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 道德 性命 性命 王安石 王安石 科举 科举 北宋 北宋
-
描述:考述并揭示王安石道德性命论及其实质,以及它对北宋中后期科举考试的介入和影响,并论旧党与科场道德性命之学的斗争。当日根据道德性命论写作的时文,尚有极少篇章流传至今,亦略为举论,以窥当时学风、文风之一斑
-
道德和法律:古典戏剧的现代解读
-
作者:陈国祥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解读 古典戏剧 高中语文第四册 《西厢记》 《牡丹亭》 法律 道德 才子佳人
-
描述:情于自己的一场幽梦,却又复生于自己看似虚无缥缈的一生执著。
-
学校教育应是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的统一体
-
作者:曹月真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 知识 知识 道德 道德 统一体 统一体
-
描述:国家提出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学校肩负重要责任。学校要充分认识到:道德和知识是构成人的素质的两个重要支柱,道德教育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灵魂。
-
芭蕾舞《牡丹亭》挑战传统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无论是民族舞剧还是芭蕾舞剧,国内观众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而谁也不会想到中央芭蕾舞团创作演出的芭蕾舞版的《牡丹亭》会是这样,既没有民族舞剧中大红大紫的古典装束,也没有人们常见的西洋芭蕾舞中令人惊叹的双人舞技巧展示和王子公主的童话故事,舞台充满了演员对梦的追寻和求索,满台都充斥着导演对《牡丹亭》这
-
应是公民向官员问责
-
作者:徐贲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民 高级官员 传统吏治 腐败 民主机制 政治化 地方政府 病毒 道德 事件
-
描述:在吏治模式中,官员是政权的招牌和个人化的面孔。官吏的强干、清廉或无能、贪腐,代表着政府的得与失。在这种机制下,吏治最危险的敌人就是它自己的腐败,一旦腐败的病毒在官僚机制中蔓延,就很难在体制内部得到诊治。
-
包容并蓄的苏氏蜀学
-
作者:賈大泉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之道 思想 宋代 朱熹 程颐 文化研究 道德 儒家 北宋中期
-
描述:统学说。江西新说为王安石开创,得到
-
从传统剧目看抚州采茶戏与其他地方戏的关系
-
作者:李亚群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剧目 传统剧目 采茶戏 采茶戏 其它地方戏 其它地方戏
-
描述:简述从传统剧目看抚州采茶戏与其他地方戏的关系。
-
昆曲《牡丹亭》“传统版”与“青春版”之比较研究
-
作者:李砚 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昆曲《牡丹亭》“传统版”与“青春版”之比较研究
-
突破传统 美的融合——芭蕾《牡丹亭》
-
作者:李画 李拜天 刘阳 来源:明日风尚(生活态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融合 服装设计师 昆曲 音乐 郭文景 舞台 芭蕾舞团 白先勇
-
描述:主创团队成员也都是在各自领域极具个性的人物——先锋派戏剧导演李六乙,才华横溢的作曲家郭文景,年轻的编导费波,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和田惠美,德国著名美术和灯光设计师米歇尔一西蒙。这种碰撞,会带来什么样的《牡丹亭》?
-
王谦:传统与现实留俄归来的思考
-
作者:王谦 来源:艺术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俄罗斯 现实主义传统 现代艺术 教学体系 教学模式 艺术家 中国艺术 契斯恰柯夫 十月革命 美术教学
-
描述: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中国美术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其中中俄两国的政治与文化交流对中国美术事业的推动和影响至今犹存。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传统,在几代中国艺术家身上都刻下深深的烙印。俄罗斯现实主义风格的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