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侠反对王安石变法原因初探
-
作者:林立丽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原因 福清市 北宋 居士 西塘
-
描述:福清市有条街道名为“一拂街”.是为了纪念北宋时邑人郑侠。郑侠,字介夫,号“一拂居士”、“大庆居士”,生于北宋庆历元年(1041年),家住福清海口镇覆釜山下(今为牛宅村),后迁至县城西塘,因而人们又称其为“西塘先生”。
-
扬州画派与京江画派形成原因比较
-
作者:唐卉 张乾元 来源:国画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扬州画派 原因 《泊船瓜洲》 地理位置 七言绝句 三角形 王安石
-
描述:扬州画派与京江画派分别形成于扬州和镇江两个城市。扬州与镇江在地理位置上以长江的南京以下游为界,江北为扬州,江南为镇江。宁、镇、扬三市紧邻一体,构成三角形地势。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著名七言绝句《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曾巩的佛教观浅论
-
作者:朱东根 来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佛教观 佛教观 原因 原因 论析 论析
-
描述:化既能显示时代社会的变迁和思想学术的转型,也表明了佛教发展的最终本土化。曾巩对佛教价值的评判还有着经济因素的考量,反映了佛教发展和经济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
-
《牡丹亭》剧中“情缘”思想探究
-
作者:张亚锋 陈冬季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情缘 情缘 至情 至情
-
描述:本文在晚明社会文化的背景下,考察了促成汤显祖《牡丹亭》一剧情缘形成的思想文化渊源,情缘的构置方式及其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希望通过论述加深人们对《牡丹亭》的情缘思想在中国戏曲小说创作乃至社会生活方面的重要影响的理解,为人们解读该剧提供独特视角。
-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
作者:邱晓芳 来源:成才之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变法 变法 失败的原因 失败的原因
-
描述:北宋初年的集权措施使北宋经济繁荣一时,但其弊端的一面却导致了"积贫积弱"局面的形式,鉴于此,北宋宋神宗于1068年命宰相王安石主持变法,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在新法实施的过程,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和商利贷者的利益,最终新法以失败告终.
-
传播学解放之路的起点应是传播的基元
-
作者:林之达 来源:新华文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播学者 传播学者 基元 基元 社会大众 社会大众 “信息” “信息” 国内外 国内外 原因 原因
-
描述:传播的基元 这几年考察发现,影响社会大众不甚了解传播、传播学的原因很多,这里只交待其中最重要也是首要的原因,那就是在于国内外传播学者在解释传播时,都是从“信息”、“符号”出发而不是从传播的基元出发。
-
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原因探析
-
作者:韩金满 来源:中国教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变法派 积贫积弱 宋神宗 青苗法 北宋 失败 农田水利 改革 高利贷
-
描述: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国势,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了一场震动朝野的大变法。变法从理财入手,进而波及到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改革最终以
-
宋朝的剩男剩女
-
作者:梦舞飞扬 来源:半月选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朝 七十年 女青年 单身 科举 原因 王安石 知识链接 赵匡胤 宋真宗
-
描述: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就是嫁不出去或娶
-
黄松甸黑木耳产业探究(上篇) 价格走低的背后
-
作者:暂无 来源:江城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 常学文 通讯员 李祚运
今年6月中旬过后,蛟河市黄松甸镇黑木耳、春耳陆续采收上市。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市的春耳价格较低——去年春耳价格每公斤46元,而今年同类春耳价格最低已跌至40元。据黄松甸食(药)用菌协会会长崔成介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市场需求不旺是今年春耳价格走低的主要原因。
-
青春版《牡丹亭》成功原因初探
-
作者:李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白先勇 白先勇 中国昆曲 中国昆曲 现代美 现代美
-
描述:”的哲学,认同杜丽娘。为情而死,因情而生”的超越生死的爱情观.青春版《牡丹亭》在剧本方面忠实于原著,采用。只删不增”的原则,从五十五折删减到二十七折,通过对折次的删改与调整达到了"减头绪”“立主脑”的效果.全剧分为“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三本.在舞台美术方面,达到了中国古典美与现代美的结合.坚持“传统为体”“现代为用”的原则,在不失古典韵味的同时,在服装,道具,舞台布景,花神舞蹈,灯光等方面都融入了现代因素.最后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还在于先前的宣传与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