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历史课留给学生应是什么
作者:李新风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历史课留给学生应是什么
试谈历史课板书设计的启发性
作者:王连铎  来源:天津教育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  板书设计  启发性  重要手段  提纲式  教学效果  学生  王安石变法  精讲点拨  历史线索 
描述:,这是由学科的特点决定的。提纲式的优点在于:前后因果层次分明,易于理清较复杂的历史线索,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但是
上好一堂中学历史课的标准是什么?——教学效果应是评定历史课
作者:张家连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效果  中学历史课  教学艺术  传统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历史知识  教学活动  学生  教师专业素质  评定标准 
描述:读,这种被称为“冷场”的课,如果开评议会,照例是得不到较高评价的。反之,举办观摩或示范性教学活动,一般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艺术的探讨,较少去研究课堂教学应怎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这情况可能带有普遍性。教学现象是极其复杂的,在学校工作中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有的老师讲课不差,就是教学效果不理想;有的老师讲课一般,但教学效果却很好。为什么呢?如果暂时撇开课外因素,我想,上面的“不差”和“一般”,是主观评定标准观察下的产物,它缺少的恰恰是客观标准——教学效果。
历史课上最机灵的学生
作者:路沙  来源:第二课堂(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  三毛  老师  诸葛亮  课堂气氛  学生  恺撒  王安石  欧阳修  孙中山 
描述:下午第一节课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就把三毛叫了起来。老师问:你说,王安石和欧阳
历史课上最有“前途”的学生
作者:暂无 来源:创新作文·奇趣故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  三毛  老师  王安石  欧阳修  诸葛亮  课堂气氛  课桌  学生  下午 
描述:某天下午第一节课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就把三毛叫了起来。老师问他:"你说,王安石和欧阳修有什么共同点?"
老师够狠 学生够强
作者:暂无 来源:创新作文(初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  王安石  历史课  欧阳修  诸葛亮  课堂气氛  宋朝  课桌  学生  下午 
描述:下午第一节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来福同学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就把来福叫了起来。老师问:"你说,王安石和欧阳修有什么共同点?"来福脱口而出:"
爆笑历史课
作者:暂无 来源:年轻人(B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  课堂气氛  老师  三毛  欧阳修  王安石  唐太宗  诸葛亮 
描述:。”课堂上一阵大笑,老师将错就错,干脆当个游戏玩下去,也算活跃课堂气氛。于是他问道:“那他们和孙中山、鲁迅有共同点吗?”
课堂应是学生的展台
作者:徐小彬  来源:现代阅读(教育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生  展台 
描述:在语文教学中,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益,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学生应是教材的主体
作者:李大全  来源: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教育教学研究专辑)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教材  电学  学生  主体 
描述:主要介绍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中电学部分编排的科学性,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更应是教材的主体。
历史课人物教学浅谈
作者:宋阳新 姜文英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浅谈  历史课  君王  著名人物  小学历史教学  古代政治  秦始皇  王安石变法  历史人物  定阶 
描述:小学历史课本一个基本的特点是历史人物编写得多,编写得清楚。这些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往往是那个时代代表一定阶级在历史上对后来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了解了这些人物也就大致对那个时代有了一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