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82)
报纸(50)
学位论文(21)
图书(16)
会议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21)
地方文献 (30)
才乡教育 (14)
宗教集要 (8)
非遗保护 (3)
红色文化 (3)
地方风物 (3)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0(35)
2004(26)
2000(13)
1999(27)
1998(26)
1994(18)
1993(10)
1991(7)
1990(14)
1988(12)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19)
孔子研究(6)
河北学刊(6)
戏曲研究(3)
诗刊(2)
天下美食(1)
戏曲艺术(1)
社科信息文荟(1)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中国文学研究(1)
辛意云:人的哲学
作者:刘萌萌 宋小青 梁聪怡  来源:天下美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昆曲  情绪状态  牡丹亭  西方  人性  感性  中国  情感  力量 
描述:辛意云来北大讲学,主讲《牡丹亭》,前后去听他讲了2次昆曲。第一次听他讲,动手创作新版《牡丹亭》时,有人建议就写到女孩子死了,因为这是悲剧,是世界潮流,后面都是多余。辛意云说要讲她复活,这是情爱的
陆九渊的历史哲学及其政治意蕴
作者:赵荣华  来源:武陵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历史哲学  政治意蕴 
描述:陆九渊是南宋时期与朱熹分庭抗礼的思想家。他的心学体系不仅具有鲜明的道德哲学内涵,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维度与政治关怀。陆九渊的心学大厦是在其历史哲学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历史哲学是其理论体系中不可缺少
漠视历史,亦等于背叛
作者:暂无 来源:视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  漠视  背叛  《周礼正义》  国学大师  孙诒让  座位 
描述:国学大师孙诒让晚年得一美妇,能文,善理事,终日侍诒让于楼上,七年未曾出门。楼上置长桌十余张,每桌均书卷杂陈,写何条注,翻何书籍,即移坐某桌,"日移座位,十余桌殆遍"。入睡前,桌上书稿由夫人清理之。外人只知诒让闭户著书,但不知所著何书。七年后,始知与夫人孜孜不倦者,即《周礼正义》也。
《中国旧志历史文献分类专集》序言
作者:来新夏  来源:中国地方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地方志  文献分类  《四库全书总目》  《太平寰宇记》  序言  历史  旧志  《山海经》 
描述:中国地方志,源远流长,究其肇端,其说不一,《四库全书总目》曾概述方志源流称:“古之地志载方域、山川、风俗、物产而已,其书今不可见。然《禹贡》、《周礼·职方氏》,其大较矣。《元和郡县志》颇涉古迹,盖用《山海经》例。《太平寰宇记》增以人物,又偶及艺文,于是为州县志书之滥觞。”
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司马光政治哲学研究
作者:尹佳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司马光  政治哲学  儒家  《资治通鉴》  王安石 
描述:。在司马光去世后的一千年里,对他的政治思想的评价出现许多争论。现在我们重新评价其政治立场,梳理其政治哲学,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需要,同时也对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司马光是在天人关系的宏大
王安石眼中的“富二代”
作者:朱凤俊  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富二代”  金陵怀古  历史 
描述:闲来翻书,不经意间又读到王安石写的《金陵怀古》。这是他以金陵的兴亡历史为题材所作的四首七律.其中第一首就着实让人感慨万端,前四句这样写道:“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
千古难评王安石
作者:马立诚  来源:各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王朝  历史  个人 
描述:从仁宗时代的"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到徽、钦二帝的"靖康耻,犹未雪",北宋王朝由盛而亡,只经历了短短100年时间.而这份亡国的罪状书,很久以来,都由王安石一个人背负着.
《牡丹亭》的爱情哲学解读
作者:刘丽萍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哲学  爱情哲学  愿望表达  愿望表达 
描述:之所以对其爱情哲学进行如此描写,主要是想表达其在现实中勇于冲破封建束缚的愿望,但事实上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具有不可忽略局限性的。
毁誉从来不可听 是非终究自分明:论《警世通言》中的王安石
作者:栗文杰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王安石  王安石  文学  文学  历史  历史 
描述:在《警世通言》中有两篇描写王安石的文章,一篇是《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另一篇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两篇文章对同一主人公王安石一贬一褒。本文通过对《警世通言》编纂目的及这两篇文章创作背景的分析,论述宋朝、明朝对王安石这一形象的认识转变过程及其原因。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究自分明:论《警世通言》中的王安石形象
作者:栗文杰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王安石  王安石  文学  文学  历史  历史 
描述:在<警世通学>中有两篇描写王安石的文章,一篇是<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另一篇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两篇文章对同一主人公王安石一贬一褒.本文通过对<警世通言>编纂目的及这两篇文章创作背景的分析,论述宋朝、明朝对王安石这一形象的认识转变过程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