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34)
报纸(42)
图书(14)
学位论文(13)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58)
地方文献 (27)
宗教集要 (8)
非遗保护 (4)
地方风物 (4)
红色文化 (3)
文化溯源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2(37)
2011(29)
2010(30)
2008(23)
2007(33)
2006(16)
2005(16)
1999(17)
1995(15)
1987(6)
按来源分组
其它(17)
抚州师专学报(4)
视野(2)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1)
核地知与行(1)
上海土地(1)
观察与思考(1)
喜剧世界(下半月)(1)
杉乡文学(1)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
象山书院及其历史变迁
作者:陈炎成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书院  陆九渊  象山先生  陆象山  教学内容  天山  贵溪  李梦阳  “明理”  白鹿洞书院 
描述:象山书院及其历史变迁
象山书院及其历史变迁史略
作者:陈炎成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书院  陆九渊  白鹿洞书院  象山先生  江西  贵溪  天山  教学内容  南宋  陆象山 
描述:熙十四年(1187)彭世昌来贵溪寻访老友张伯强和张行己等。一日登山游览,见“陵高而谷邃,林茂而泉清”,便与友商议,准
淳安县蚕桑生产布局的调整与变迁
作者:徐新权 方树友 方志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淳安县  蚕桑生产  生产布局  新安  太平寰宇记  浙江省  栽桑  永泰元年  睦州  历史  丝绸史  南北朝  养蚕  严州  隋书  山区  山谷  山地  纺织  产区 
描述:,唐开元元年至29年(713~741年),睦州(新安郡)含青溪(淳安)、遂安等6县,贡交梭绫、赋丝、文绫,以供宫庭之用。《严州图经》(1186年)记载:“太平寰宇记云,随之睦州,......观之州境,山谷居多,地狭且瘠,仰给他州,惟蚕桑是务”。可见当时淳安蚕桑生产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水平。
历史的共同点
作者:月儿  来源:杉乡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毛  老师  慈禧  恺撒  历史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活跃课堂  拿破仑 
描述:人。”课堂上一阵大笑。老师将错就错,干脆当个游戏玩下去,也算活跃课堂气氛。于是又问:“那他们和孙中山、鲁讯有共同点吗?”三毛想了想,说:“他们都是男人。”老师接着又问:“如果
历史
作者:佩儿  来源:喜剧世界(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二  历史  春秋时期  斧子  母亲  声音  王安石  舆论  曹操 
描述:儿"。王二小在河边砍树,不小心把铁斧掉进河里。他急得哭了起来。忽然,水里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孩子你掉的是金斧子吗?王二小对着水里喊:不是的!水里的声
历史的鞭影
作者:余志刚  来源:观察与思考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  中国  商鞅  王安石  张居正  龚自珍 
描述:世无常法,唯变可通,但变则触犯旧序,触犯旧序则把自己放在了“汤镬”之上。雄浑苍莽、九曲百折的古黄河逶迤在瘢痕褶叠的黄土古塬上,犹似历史甩过的一条鞭影,炸出了一串响亮的名字,他们是:商鞅,王安石
房产税的历史钩沉
作者:贺妮娜  来源:上海土地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房产税  历史  钩沉  《周礼》  土地税  征收  税收 
描述:房产税在我国是课征历史较早的一种税收,而且是最早征收房产税的国家之一。《周礼》曾记载“掌敛廛布于泉府”,廛布即是当时课征的房产税,属于土地税的一部分,对三种房屋征收。
抓住历史机遇 实现超常发展
作者:何观生  来源:核地知与行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  地质工作  地质找矿  地质经济  加工业  铜材  相山 
描述:充分发挥在中国“铀都”相山开展地质找矿和在“铜都”鹰潭发展铜材加工业的优势.牢牢抓住加强地质工作的历史机遇,瞄准“四大目标”,2007年,我队力争完成产值5亿元、利润突破1000万元,实现全队地质
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回顾(节选)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历史  节选  《礼记》  《周礼》  学习汉语  外国人 
描述:追溯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早在两千五六百年前,《周礼》及《礼记》所提到的“通译”已见端倪。而外国人或外族人真正大批到中国学习汉语,[第一段]
漠视历史,亦等于背叛
作者:暂无 来源:视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  漠视  背叛  《周礼正义》  国学大师  孙诒让  座位 
描述:国学大师孙诒让晚年得一美妇,能文,善理事,终日侍诒让于楼上,七年未曾出门。楼上置长桌十余张,每桌均书卷杂陈,写何条注,翻何书籍,即移坐某桌,"日移座位,十余桌殆遍"。入睡前,桌上书稿由夫人清理之。外人只知诒让闭户著书,但不知所著何书。七年后,始知与夫人孜孜不倦者,即《周礼正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