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9)
报纸(4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2)
地方文献 (17)
地方风物 (2)
红色文化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18)
2012(15)
2009(9)
2008(7)
2005(10)
2003(4)
1998(4)
1997(2)
1991(2)
1986(3)
按来源分组
古典文学知识(4)
东南文化(3)
南京史志(2)
收藏家(2)
中学生文史(1)
群众(1)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
书城杂志(1)
诗选刊(下半月)(1)
南京
作者:江雪  来源:诗选刊(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京  城市生活  江南  所在城市  南通  黄鹤  见证  沉寂  威力  分配 
描述:1.你在所在的城市生活了多少年?1986年,我由南通分配至南京工作,22年黄鹤一去杳然沉寂,而纷繁遭遇,恍然如昨。在这里,我成为时间威力凶猛的见证者。一方面,它有如化雨春风般地吹拂着,
门罩盛宴之徽州砖雕:安徽博物院藏游春图砖雕门罩赏析
作者:李艳红  来源:收藏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砖雕艺术  古徽州  安徽省  博物院  赏析  明清时期  建筑文化  汤显祖 
描述:县、祁门县、休宁县、绩溪县和江西省的婺源县。明清时期徽商势力逐渐兴起,他们返乡后为煊赫地位、光宗耀祖,大兴土木,《歙县志》载:“商人致富后,重返故里.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由此,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徽派建筑文化。作为徽派民居的特色构件之一,徽州砖雕艺术在此时也得以极大兴盛。
半山夕照:王安石与南京(下)
作者:程章灿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人  文学  性格  表现  生活  南京 
描述:老诗人王安石的心态平和了许多,但某些性格并没有完全改变,不过不是表现在生活上,而是表现在文学上。
南京 我的“牡丹”月
作者:罗玛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杜丽娘  现代人  江苏省  南京  电视剧  小剧场  折子戏  古代 
描述:原本五十五折的《牡丹亭》,改编成二十七折也要花三个晚上才能看完,难怪有人戏言:古代人看《牡丹亭》,等于现代人看电视连续剧。毕竟还是现代人幸运,能够在看腻了电视剧之后重回《牡丹亭》,享受四百年前的清雅与闲散。记得一次在江苏省昆剧院的小剧场里看折子戏,
清道人与南京
作者:宁林 欧炀  来源:南京史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牛首山  师范学堂  辛亥革命  日本教习  梅花  南京  江西省抚州市  教育质量  文化建设 
描述:清道人与南京■文/宁林欧炀李瑞清墓在南京近郊的的牛首山南麓,有一座湮没在柏树和杂草丛中的墓。墓包坐北朝南,呈半圆球形,用水泥砌成,墓包的周围是用水泥砖石砌成的圆形矮墙,朝南的方向留下一处缺口,缺口
南京地名集对》序
作者:夏茹冰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集对  南京  《滕王阁序》  独立文体  西晋文学  对联  王安石  西安市  黑龙江省  王勃 
描述:拜阅郭殿崇先生新作《南京地名集对》,耳目为之一新。 地名集对,由来已久。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与荀隐(字鸣鹤)的对句“日下荀鸣鹤;云间陆士龙”可视为最早的地名对兼人名对。唐·王勃《滕王阁序
汤显祖诗歌对南京城市的书写:汤显祖诗歌的文化学考察
作者:卢川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诗歌  诗歌  南京  南京  城市书写  城市书写 
描述:万历十二年始,汤显祖在南京任官十载。在此期间,他的许多诗作都是南京城市生活的产物,对南京城市的书写包罗万象。这些诗文从市民的文化认同和立场出发,运用丰富的城市意象,将城市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南京文献记载中的杏花村
作者:邓振明  来源:南京史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杏花村  文献记载  《清明》  《太平寰宇记》  杜牧  南京  《大清一统志》  《四库全书总目》  大明一统志  汪士铎 
描述:宋朝谢枋得(1226~1289)所编《千家诗》中有首署名为晚唐杜牧(803~853)作品的《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诗未见于杜牧的《樊川文集》、《外集》及《别集》,也未见于《全唐诗》。大概是因为它...
南京:再奏改革交响曲
作者:暂无 来源:群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家  南京  交响曲  2010年  改革精神  改革试点  王安石  大部制 
描述:“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北宋“改革名臣”王安石的改革精神深深融注在南京的血脉中,无论是28年前的改革试点、10年前的区县改革,还是2010年
明清时期南京印人及其艺术成就
作者:胡舜庆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彭  篆刻家  明清时期  南京  周亮工  艺术成就  篆刻艺术  主臣  江宁  金陵 
描述:.安徽新安(今江西婺源)人.曾居自下(南京),1606年病故于南京承恩寺僧舍.他是徽派创始人.宗他的有梁袤、吴忠等.间接师承或私淑者甚多.他与文彭谊于师友之间,“往来白下最久,……国博(文彭)究心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