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再论华夏民族的形成
作者:陈玉屏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学  华夏族  形成过程  夏王朝  周礼 
描述:关于华夏族(汉以后称之为汉族)的形成时期,学术界的认识久久未能统一。笔者在从事民族形成理论研究中,认真考察了华夏族的形成问题。愿将己见书之于次,就教于学界同仁。学术界之所以对华夏族的形成的时期众说纷坛,是因为长期以来,民族学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周礼与华夏民族习惯法初探
作者:刘翠萍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惯法  周礼  成文法 
描述:本文通过对我国习惯法研究的现状、传统法学理论面临的困境及习惯法本质特征的探析,通过对周札的广泛性特征、周札道德与法的双重性质以及周礼与成文法之间的对抗的考究,发现周礼是在夏商之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国成文法颁布之前的一部较为完备的习惯法。
中国民间体育——板凳龙
作者:杨月敏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间体育  民间体育  中国  中国  全民健身计划  全民健身计划  文化娱乐活动  文化娱乐活动  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  民族传统  民族传统  华夏民族  华夏民族  民俗活动  民俗活动 
描述:中国民间体育——板凳龙
《周礼》名物词贮存的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思维模式
作者:刘兴均  来源:东方丛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  词汇  古代  周礼  思维  模式 
描述:名物词作为具体特定物的名称是客观实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把主观感觉到的客体形象经过思维的类化处理,借助有声语言外显出来的结果,因而它就带有意识或精神的印记。语言是有民族性的,语言的民族性表现在它鲜明地表现了民族的精神。正如洪堡特指出的:“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
笔墨追宋明 艺趣发新枝——清人乐钧《耳食录》艺术谈
作者:胡子远 赵伯英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人  笔记小说  华夏民族  司马迁  阅微草堂笔记  艺术形象  多角度  多侧面  统治者  清代文学 
描述:奇者而言”。这当然是大略而言。其实,清代笔记小说在明代文人创作小说的影响下,有着自己的面目。笼统地说,它们都追求艺术形象的立体效果,使读者获得多侧面、多角度的审
古戟断想
作者:孟威 陈勤奋  来源:写作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血迹  中华历史  中学  华夏民族  思想  炎黄子孙  长江  黄河  见证  黄鹤 
描述: 这是一只有着岁月的古戟,历史的风云是它深沉而又苍茫的脸。我想,在逐鹿中原的背后,定有驰骋沙场时雪亮的锋芒,马蹄下的尸横遍野;问鼎中原的侧影,是凯旋而归时尊贵的殊荣,圣殿上的对洒论英雄。南征北战的历史血迹,称雄争霸的今古苍穹,在它身边风起云涌,戎马生涯是它生命的永恒,
探寻黄河流域住行文化发展的轨迹——评朱士光、吴宏岐主编《黄
作者:舒峤 贺治波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行卷  炎黄  远古  黄河文化  华夏民族  源头  历史阶段  占有  中华民族  主体 
描述:探寻黄河流域住行文化发展的轨迹——评朱士光、吴宏岐主编《黄
2003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二)
作者:厉复东  来源:试题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模拟测试  试题设计  天柱山  高原  句子  王安石  中国  高考语文  司马迁  华夏民族 
描述:2003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