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213)
期刊文章(350)
学位论文(10)
会议论文(6)
图书(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72)
地方文献 (6)
宗教集要 (3)
地方风物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30)
2011(58)
2010(622)
2004(16)
2001(15)
1999(8)
1995(7)
1988(11)
1981(4)
1936(1)
按来源分组
解放军报(9)
陕西林业科技(7)
广州日报(6)
人民日报海外版(2)
水南侨刊(1)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1)
宿迁日报(1)
湖南省政府公报(1)
中学语文教学(1)
文艺生活(1)
新拒礼
作者:暂无 来源:宿迁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明朝,凡是地方官吏入京朝觐,都要带上大批礼物,因为每逢朝觐之时,也便是这些地方官行贿送礼结交权贵的机会。成化年间,一次朝觐,各地官员纷纷带着随从车辆,满载上路,然而在他们当中却有一位行囊甚简的官员,十分引人注目。他的车上,除去随身带的书籍和几件朝服之外,别无他有。这位官员就是以廉直闻名的河南按察使
准确名称应是美洲流感或北美流感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准确名称应是美洲流感或北美流感
明代遣官赈济之研究:以何新被遣赈济为例
作者:游仲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巡抚  侍郎  遣官赈济    李衍  贾俊  叶淇 
描述:層級逐漸微官化,係成正比。該制在明代經歷三次轉變,所派出的官員,論其品級逐漸微小。這會影響到該員執行權力,亦造就「督理荒政」關防之初現。 論被遣賑濟之官的個人操守大不相同,亦導致時人對於該制是否進行於災區存了很大爭議。尤其是嘉靖年間的席書:他本身涉及議大禮之議題,讓原本僅單純賑濟之事,變得錯綜複雜。一場政治角力之後,席書擺脫了被指控的罪名。 何喬新為宦經歷係從京官低階再轉入地方官,而後入朝為官,係明代典型升遷方式。分析何氏擔任地方官時,主軸觀察他的為人以及賑濟作為:雖然賑濟作為不能代表他的賑濟思想,然就現有史料僅能呈顯他的賑濟作為──更凸顯地方性特色。 其次,描繪何喬新被遣賑濟之實例:成化二十年山西發生旱災,隔年一月朝廷所做決策,經過臣僚討論之後,乃何喬新以刑部侍郎派往山西賑濟。何氏賑濟之方式,跟他在擔任巡撫時期,是有繼承。巡撫在救濟山西同時,亦有何氏指揮救災,呈顯救濟雙軌運作,但因為何氏與巡撫葉淇官階平行,故比較難以上對下給予命令。 李衍賑濟陝西、賈俊賑濟河南,他們與賑濟之區相關性,以及其背景與為官經歷跟當地是否連結?李氏擔任過京官內的小官,而後轉任地方官,再回到朝廷。他比賈俊與何喬新更早至陜西擔任事務,不久才任命為兼職賑濟。賈氏以「末代」監生出任科道員,而後轉任地方官,最後入朝為官。他與何喬新相同地曾在被遣賑濟之區擔任過職務,同時命至災區做賑濟之務,但不同時間召回朝廷。 觀察他們所做賑濟之行為,雖無法擺脫過去賑濟之作法,甚至到達當時所能夠達到的最大極限,亦無嘉靖時期席書因政治因素弄得滿城風雨。因此,救活不少災民以及安置他們,不至於淪落為流民或官府眼中的「賊寇」。
中国文学在北美生存境遇中的五个问题――兼答澳大利亚华人作家
作者:姚朝文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至少从理论意义上看.远在英语文学之上。
拦下闯红灯的李师傅 谭即兴填词知否,知否,应是红停绿走
作者:暂无 来源:华西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拦下闯红灯的李师傅 谭即兴填词知否,知否,应是红停绿走
关于柬埔寨和平的东京会议开幕   森潘没有出席开幕式并声
作者:新华社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关于柬埔寨和平的东京会议开幕   森潘没有出席开幕式并声
关于柬埔寨和平的东京会议开幕 森潘没有出席开幕式并声明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关于柬埔寨和平的东京会议开幕 森潘没有出席开幕式并声明
西哈努克宋双森潘就雅加达非正式会议发表声明   越南从柬
作者:刘爱成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西哈努克宋双森潘就雅加达非正式会议发表声明   越南从柬
西哈努克宋双森潘就雅加达非正式会议发表声明 越南从柬撤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西哈努克宋双森潘就雅加达非正式会议发表声明 越南从柬撤
黄鹤的信函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青年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尊敬的总理: 您好! 每次在电视上看到您的身影,作为一个合肥人,您的老乡,就感到无比的感慨与自豪。感慨时间过得那么快,我常常路过大钟楼的南门小学,也曾经在这座校园中行走,后来更是有幸住在了合肥八中旁边,一路追随着您青年时代的脚步,又看到了发展起来的合肥乃至整个安徽的现在。 …… 您所就读的合肥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