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知远诸宫调》应是北宋后期的作品
-
作者:龙建国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知远诸宫调》 北宋 作品年代 文学研究 《董西厢》 刘知远 诸宫调 职官 兵制 文化
-
描述:《刘知远诸宫调》应是北宋后期的作品
-
北宋为什么变成了南宋
-
作者:王松奇 来源:经济学家茶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国家干预 经济改革 北宋
-
描述:北宋为什么变成了南宋
-
北宋道士陈景元的人性论及其历史意义
-
作者:尹志华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道士 陈景元 人性论 董仲舒 儒家学说
-
描述:北宋道士陈景元的人性论及其历史意义
-
北宋为什么变成了南宋——从林语堂笔下的王安石说开去
-
作者:王松奇 来源:银行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语堂 王安石 北宋 南宋 经济规律 改革 历史人物 国家干预 创新
-
描述:王安石新政的失败说明,改革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褒义词,只有顺应经济规律、能提高国民福利水准的政策变动才是积极意义上的创新和改革,否则就是制造浪费和混乱的“政策乱动”。
-
论南宋后期的学术发展趋势
-
作者:孔妮妮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宋后期 学术 甬上学者 王应麟 欧阳守道
-
描述:南宋中期,程朱理学定为一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学“繁琐、迂阔”的弊端逐渐暴露。当内忧外患逐渐加剧,时代要求学术在发展中变革、更新。因此,南宋后期的学术显现出了平实致用、兼容广博的风貌,并在学术合流
-
清代后期上海地区印刷文化的输入与输出
-
作者:潘建国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输入与输出 印刷文化 上海地区 清代后期 古今典籍 雅俗文化 胡应麟 出版业 金陵 临安
-
描述: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经籍会通四)载:“今海内书凡聚之地有四,燕市也,金陵也,闾阖也,临安也.”这说的虽然是明代的事情,但亦大致概括出了明清以降我国出版业分布的主要情形.书业坊肆,乃古今典籍的聚散地,雅俗文化的传播体,
-
北宋老学初探
-
作者:詹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文学 老学著作 心性学 苏辙 王安石 《老子注》
-
描述:。其中的“性”论基本上来自佛教,而修养论则多为禅宗止观说与庄子“坐忘”、“心斋”说的结合,其所追求的境界则多为庄学与先秦儒家所追求的境界的融合。 北宋老学除心性学特征外,也有一些其它风貌。王安石与司马光
-
布衣危言之忠义之士——欧阳澈
-
作者:彭龙珠 来源:机电兵船档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介绍 欧阳澈 北宋 士人气节
-
描述:写作,著述达数十万字。然而,欧阳澈在入仕之途的科举考试中,却极不顺利,他多次参加考试,且将自己所著之书献上,均未能中第为官,始终是一介布衣。
-
野径新除讲院尊
-
作者:雪松 来源:江西教育:管理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盱江书院 高等教育史 北宋
-
描述:野径新除讲院尊
-
王震生平及其交游——三槐王氏人物考之二
-
作者:李贵录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震 北宋 王安石
-
描述:王震是三槐王氏子弟中比较有名气的人物 ,一生多姿多彩。虽然他在政治上 ,比较偏向于王安石的“改革”。但由于他正直的性格 ,又使他与新党中的一些政治投机分子格格不入 ,并最终被排挤出朝廷。同时 ,他也与当时的文人有交往 ,展示了他文才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