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析胡应麟诗论中的“化”
-
作者:王明辉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化 化境
-
描述:之后的结果。
-
诗歌翻译应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
作者:余富斌 卢艳丽 来源:中国翻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分析 可译性 体 意 化
-
描述:本文从翻译科学和艺术的角度探讨诗歌翻译的方法,着重从诗歌翻译的“体”、“意”、“化”及“精确”与“模糊”等几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研究,以期能深刻领会诗歌的意义,挖掘诗歌翻译的美学价值。
-
秩评定法在马头山矿区化探异常区域找矿的运用实例
-
作者:林明义 来源:能源与环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秩评定法 顺序比较模型 化探异常
-
描述:通过秩评定法中顺序比较模型运用实例,及在运算中秩评定系数的计算和检验,不肯定结果的符号比较法处理,对马头山矿区化探异常进行排序,指导后续工程布置。
-
论刘绍棠乡土文学的民族性
-
作者:李旭 来源: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文学 民族性 化 民族文化 精神
-
描述:刘绍棠自觉而坚定的追求,以其丰硕的创作实绩完成了他的乡土文学与民族化的成功结合。他的作品不仅有民族的形式,也有民族的内容,更有民族精神文化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我国的民族文学,创造了独特的乡土文学新风尚和关学范式。
-
《爱莲说》探故
-
作者:张一民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敦颐 王安石变法 朱舜水 散文小品 统治阶级 君子 宋仁宗 宋神宗 莲花 明末清初
-
描述:?”①他还指出《爱莲说》的立意是寄予对王安石变法的不满;“王安石以智慧术数逢其君,为祸方烈,先生委之不可,争之不能,是故爱莲以闲神志。”②朱舜水之解颇新奇,然而缺少根据,不足徵信。据宋人度正《周声公年谱》载,《爱莲说》写于宋仁宗嘉祐八年癸卯(公元1063年)五月,此时周敦颐正通判虔州,年四十七岁。而王安石参政,推行新法是在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之间相距六年。换言之,即《爱莲说》在王安石变法前六年已经写出,虽然早在嘉祐四年,王安石撰《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变法主张,但一直未被宋仁宗采纳,也未得到治平年间宋英宗的支持。这段时期的王安石是未逢其君,更谈
-
《牡丹亭》主旨再探
-
作者:吴益群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主旨再探
-
王安石书目与琐探
-
作者:王晋光 来源:华风书局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王安石书目与琐探
-
王安石变法纵探(续完)
-
作者:周良霄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封建生产方式 青苗法 农民经济 小农经济 手工业 马克思 承担者 赋役 地主
-
描述: (七)青苗法 马克思指出:“小农民经济和独立手工业经营二者,是封建生产方式的基础。”农民是封建地主剥削的源泉,也是国家赋役的实际承担者。然而,小农经济是非常脆弱的。沉重的
-
王安石变法纵探
-
作者:周良霄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中国封建社会 历史发展 政治家 文学界 思想家 弁言 免役法 《宋会要》 地主经济
-
描述:在材料的处理上,单就变法来评判对立的双
-
《水浒》作者探考
-
作者:周学禹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施耐庵 罗贯中 探考 “说话” 《水浒》 金圣叹 百回本 梁山泊 周亮工 《宣和遗事》
-
描述:谈谈个人的粗浅意见,以就教国内外治《水浒》的学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