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26)
期刊文章(261)
学位论文(16)
会议论文(8)
图书(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85)
非遗保护 (76)
地方风物 (26)
地方文献 (20)
宗教集要 (6)
才乡教育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52)
2009(58)
2007(36)
2006(15)
2005(10)
2004(5)
2001(6)
1997(5)
1994(5)
1992(3)
按来源分组
其它(32)
镇江日报(2)
揭阳日报(2)
小学生导读(1)
会计之友(上旬刊)(1)
中国翻译(1)
三晋都市报(1)
运城日报(1)
靖江日报(1)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论刘绍棠乡土文学的民族性
作者:李旭  来源: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文学  民族性    民族文化  精神 
描述:刘绍棠自觉而坚定的追求,以其丰硕的创作实绩完成了他的乡土文学与民族化的成功结合。他的作品不仅有民族的形式,也有民族的内容,更有民族精神文化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我国的民族文学,创造了独特的乡土文学新风尚和关学范式。
工研究
作者:陈圣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工研究
工年谱
作者:孟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年谱  年谱  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 
描述:有政声。曾经舍命抗清,终又俯首降清;所至士民爱戴,却又两度见劾,两陷囹圄。明末清初动荡的时代,成就了周工谜一样的人生。周工好读书,喜诗文,虽干陬囹圄,未尝一日废吟咏。诗文而外,雅好书画、印章
工及其诗歌研究
作者:郭羽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世生平  文化事迹  诗歌唱酬与文学聚会  诗歌创作 
描述:曾用过的两个别名及两次下狱始末进行了重点考察。本文第二章为周工著作考述,介绍了他的十八本诗集与十四本文集的大致情况。本文第三章侧重于周工的文化事迹考述。本章以周工文化人的身份立论,介绍了周
明代昆腔的雅和官语
作者:戴和冰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昆腔  明代  《十五贯》  推陈出新  戏曲  不景气 
描述:对于昆腔来说,雅绝不是官语,这一点是必须给予特别强调的。昆腔的雅,在内容上,是人文精神的注入、是文化品格的提升,而官语则是标准语的推广;在时间上,雅与官语是昆山腔的不同发展阶段,雅是官
工与金陵、扬州文人之关系
作者:朱天曙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扬州  明末清初  金陵  读画  康熙  印章  交往  收录  生平 
描述:人传》记载了他与画家、印人的关系,是研究明末清初绘画、印章的重要文献,都有专门的研究论文。本文试图讨论周工与张怡、髡残、程邃等金陵、扬州一带文人群体的交往,以期关注周工与这一时期南方遗民的关系。
工生平思想及其散文创作研究
作者:平志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平  贰臣心态  学术思想  散文创作 
描述:合明清易代之际的时代背景,重在考辨周工由明入清,入仕新朝的原因,与先后三次入狱的始末缘由。第二章,在前章生平考证基础上,发掘、分析这些经历遭遇对周工人格心态造成的巨大影响。主要围绕清初贰臣的人生
清初士大夫群体的心态诠释——以周工为个案
作者:曹斌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遗民  遗民  焚书  焚书  明清之际  明清之际  社会变革  社会变革 
描述:题。另外,通过对工晚年焚毁自己生平大部分著作这一行为的解析,来揭示时代变迁在历史人物心理上产生的影响。该文把周工的活动纳入到明清之际社会的大变革中,考察士大夫群体对社会变革的不同反映,从而对周
工《印人传》的版本流变考察
作者:孙向群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工《印人传》的版本流变考察
伊利营养舒奶上市
作者:暂无 来源:京华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胡笑红)昨天,伊利集团在北京宣布,国内第一款可有效解决饮奶过程中“乳糖不耐受”问题的低乳糖牛奶“伊利营养舒奶”全国上市。伊利集团副总裁胡利平介绍,该产品从研发到成品历时四年时间,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