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4)
报纸(19)
会议论文(3)
学位论文(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4)
地方文献 (14)
地方风物 (5)
宗教集要 (3)
文化溯源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17)
2012(7)
2011(19)
2010(15)
2009(8)
2007(10)
2004(10)
2002(7)
1999(3)
1993(1)
按来源分组
地图(2)
船舶设计技术交流(2)
楚天金报(1)
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1)
中国包装报(1)
社科纵横(1)
建材与装饰(1)
艺术.生活(1)
艺术教育(1)
对外传播(1)
经典也要讲“包装”:从昆曲译本《悲欢集》谈起
作者:蔡莉莉  来源:对外传播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译本  包装  汉英对照  牡丹亭  青春版  白先勇 
描述:昆曲能奇迹般地再次在中国复活,并且走向国外,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功不可没;同时,汪班先生的汉英对照本《悲欢集》的出版,也将对昆曲的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本书精选在国外经常上演的9种昆曲,共26出戏,包括《牡丹亭》、《长生殿》等
包装十分相似“黄鹤楼”状告“黄鹤梦”
作者:暂无 来源:楚天金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赵雯通讯员凃莉报道:市面上出现了“黄鹤梦”酒,且包装十分像“黄鹤楼”酒,为此,“黄鹤楼”状告“黄鹤梦”。昨日,武汉市中院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公开开庭审理此案。 原告生产“黄鹤楼”酒的天龙黄鹤楼酒
《牡丹亭·游园》教学设计
作者:宣沫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中国传统戏曲  中国传统戏曲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文学样式  文学样式  文学意义  文学意义  自主  自主 
描述: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戏剧.了解其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异同。 2.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美.学会自主鉴赏曲词。 3.认识《牡丹亭》的文学意义和价值。
《王安石变法》的教学设计
作者:何成刚 沈为慧  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资源库  资源库 
描述:一、设计思路"王安石变法"属于高中历史选修一模块的内容,课标的具体要求是:(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本命年的回想》教学设计
作者:韦惜玲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刘绍棠  创设情景  春节习俗  结构严谨  整体感知  过程与方法  总体设计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描述:教学设计说明:《本命年的回想》是一篇人文性内涵非常丰富的文章,丰富多彩的活动依托生动传神的语言表达了出来,且文章线索清晰,结构严谨。笔者的教学程序总体设计为七个板块:
刘绍勇设计作品
作者:刘绍勇  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设计作品 
描述:刘绍勇设计作品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作者:郭庆东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学生  登泰山  日出  王安石  思考问题  辩证思维  人生哲理  人文景观  教学设计  迁移 
描述:【说明】《登泰山记》一文内容比较浅易,学生对照课下注释一般能自己读懂。以往笔者教此文按照文章本身的顺序展开,即引导学生先了解泰山的位置,再熟悉游踪,品析泰山日出,感知人文景观等。这
吴世忠:电子政务的安全态势与顶层设计
作者:暂无 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  网络信息安全  网络信息安全  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  结构化  结构化  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体系  安全体系  信息化  信息化  安全隐患  安全隐患  安全环境  安全环境  建议  建议 
描述:信息化离不开信息安全,电子政务尤其如此。如果没有安全保障的电子政务,肯定是不能发挥它的效力的。中国电子政务总体态势一是网络无处不在,安全不可或缺,这是全球性的共识,也是各个国家、政府在互联网发展几十年形成的一个共识;二是漏洞隐患显现,安全风险调整,现在和十年前
怎样设计和组织历史课堂活动才更有效:从刘松柏设计与执教的王
作者:刘计荣 唐琴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  历史课堂教学  精心设计  精心设计  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  组织才能  组织才能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  执教  执教  松柏  松柏 
描述:中并不是有了活动就一定能奏效,事实表明,只有精心设计、合理组织才能发挥其有效性。
刘绍荟 设计桂林“国家名片”第一人
作者:暂无 来源:桂林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片由刘绍荟提供 推荐理由:他是驰名中外的画家,是“云南现代重彩画派”的创始人之一。艺术上的造诣,让他赢得了设计第二套桂林地方邮票的机会,他也因此成为了设计桂林“国家名片”的第一人。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