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鬼情未了:浅析《牡丹亭》中的爱情模式及其文化成因
-
作者:杨柳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模式 模式 大团圆 大团圆 拱形 拱形 体验 体验 同形同构 同形同构
-
描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一部杰作,历来评价颇高。本文旨从爱情这个维度切入,探寻其叙事模式及其文化成因:浅层的才子佳人大团圆模式与鬼魂复生的拱形结构,显露出作家思想的复杂性。从而最终
-
肖洛霍夫的写景对刘绍棠的影响研究
-
作者:刘冬梅 来源: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景物意象 功能 表情内涵 写景技巧
-
描述:本文主要从景物意象的写人或叙事功能、景物整体意象的表情内涵、景物描写技巧三个方面探讨了肖洛霍夫的写景对刘绍棠的影响。景物意象对表达人物心情,突出作品主题或显示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起着重要作用。刘绍棠
-
论戏曲意象的多重审美功能:以《牡丹亭》中“柳”意象为例
-
作者:陈小凤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戏曲 牡丹亭 牡丹亭 柳意象 柳意象 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
-
描述:进行论述,并探讨其对舞台效果营造的特殊功能。
-
花园·春色:论《牡丹亭》花园意象的多重意蕴和艺术功能
-
作者:史春燕 来源: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园 花园 现实空间 现实空间 审美意蕴 审美意蕴 艺术功能 艺术功能
-
描述:的叙事结构上还发挥了重要的艺术功能。
-
生死不渝的奇幻爱情:用格雷马斯行动元模式分析《牡丹亭》
-
作者:冯程程 来源: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行为者 行为者 杜丽娘 杜丽娘 深层结构 深层结构
-
描述:通过使用格雷马斯的行动元理论分析《牡丹亭》,我们总结出故事情节的发展模式,可以从中看出各个矛盾势力之间的冲突,以及各个势力背后具有的深层内涵。通过对人物行动元的归类,文章的脉络更加清晰可见
-
东亚共同体的核心应是东盟10+3:关于新东亚模式的构筑
-
作者:凌星光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倡导的东亚共同体构想,在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受到很大欢迎。然而,由于其核心内容迟迟未露真身,人们的热情正在逐渐冷却。最重要的问题是,东亚共同体的范围到底如何界定,是东盟10+3(中、日、韩),还是10+3+3(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甚到是10+3+3+1(美国)?虽然有避免探讨组
-
首次采用BOT+EPC模式试点 连接武夷山泰宁两大景区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工程取得的重要战果之一,也是我省首次采用“投资+设计+施工”总承包(BOT+EPC)模式试点的省重点工程
-
中国古代诗歌阐释模式与《玉台新咏》录诗
-
作者:胡大雷 来源:东方丛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台新咏》 中国古代诗歌 阐释模式 胡应麟 刘师培 艳歌 文章 徐陵
-
描述:徐陵《玉台新咏序》称该书的“撰录艳歌,凡为十卷”,即明胡应麟所说“《玉台》但辑闺房一体。”但是,《玉台新咏》收录的作品是不是都属“艳歌”呢?当然,我们论文章,首先应该以当时的眼光为准,刘师培《论各家文章之得失应以当时人之批评为准》云。
-
“中国模式”不应是高税收负福利
-
作者:洪巧俊 来源:当代社科视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 负福利 负福利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 制造基地 制造基地 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 税收 税收 不择手段 不择手段 住房补贴 住房补贴 世界 世界
-
描述:"中国模式"如今是个很热门的话题。其实要总结起来,"中国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高税收负福利。中国为何能成为"世界制造基地"?与负福利息息相关。一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不择手段、不惜牺牲农民的利益
-
德国功能主义观照下《牡丹亭》白芝译本和汪榕培译本的对比研究
-
作者:韩宁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英文版本 德国功能主义 翻译策略 词汇分析
-
描述:德国功能主义观照下《牡丹亭》白芝译本和汪榕培译本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