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时期白鹿洞书院规模考
-
作者:李才栋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鹿洞书院 北宋时期 书院志 文献通考 庐山国学 星子县 王应麟 同治 朱熹 南康
-
描述:历来说法不一。王应麟在《玉海》中引周述言,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白鹿洞学徒数千百人”。《文献通考·学校考》也说:白鹿洞书院“学徒数千百人”。解放前出版的一些教育史书籍,大多因循这种说法。近来出版的《中国古代教育史》和《中国文学史》更直截了当地讲:宋初白鹿洞书院有学徒“数千人”。可是据《文献通考·职官考》、《同治南康府志》、《同治星子县志》、毛德琦《白鹿书院志》、
-
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
作者:李轲 来源: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设规模 相适应 客观要求 陈云同志 改善人民生活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国民经济 马克思主义 基本建设投资 国力
-
描述:会出现经济混乱,两者合适经济就稳定。”陈云同志的论断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切合我国的实际,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
资溪县九个公社集资三十多万元办学
-
作者:龙武龄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溪县 公社 老区建设 马头山 现代化建设人才 办学条件 农村人民公社 党政领导 智力投资 中小学学生
-
描述:资溪县地处武夷山区,全县有九个农村人民公社。党的十二大以后,九个公社的社队党政领导以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着想的高度责任感,象抓农业那样抓教育,重视智力投资,舍得把钱花在教育上,为普及教育,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办学条件。据不完全的统计,从去年八月至今年八月,
-
“面向经济建设为社会服务”应是我国高等学校的一条重要办学方针
-
作者:吕其岗 来源:辽宁教育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等学校 面向经济建设 为社会服务 办学方针 经济建设服务 服务工作 培养人才 根本任务 物质文明建设 高等教育
-
描述:高等学校应该担负的任务,在认识上历来是有分歧的。总的看来,对于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这一点绝大多数同志认识上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