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改字
-
作者:文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绝句 正用 诗词 钟山 用字 春风 大夫 王安石 月事 初日
-
描述:曰"在",曰"带",曰"要",至"用"字始定。予闻于钱伸仲大夫如此。今豫章所
-
红楼景物语言绘颦儿
-
作者:邹光椿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雪芹 《牡丹亭》 语言 《红楼梦》 林黛玉 景物 出乎其外 景语 艺术形象 手法
-
描述:之情。明代胡应麟则结为:“作诗不过情景二端。”(4)曹雪芹对于传统手法成竹在胸,《红楼梦》中多层次、多侧面地以景寓情来雕塑作者笔下的第一宠儿──林黛玉,让颦儿与景物语言如影随形似地浮现在读者面前
-
外语教学的重点应是语言本身
-
作者:赖瑜 来源:大学英语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语教学 语言运用 功能法 语言结构 语言形式 语义和语法的关系 教学方法 母语习得 解放思想 发挥学生能动性
-
描述:近一百多年来外语教学法大约每20到25年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化。19世纪末开始的直接法是对统治了外语教学2000多年的翻译法的批判和否定。20年代中期出现了以培养阅读能力为目标的阅读法。这种方法在美国特别盛行,几乎成了当时最主要的方法。20世纪40年代...
-
模糊语言的运用原则与美学特征
-
作者:杜文霞 来源: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模糊语言 弹张性 联想性 联想 含蓄
-
描述:模糊语言的根本特征是语义的弹张性与内容的联想性。模糊语言的运用原则、修辞效果、审美特征等都是围绕着这一特征进行的。语言交际目的的准确性原则是使用模糊语言的必要条件。联想是模糊语言的修辞灵魂,含蓄
-
谈历史教学的语言特色
-
作者:韦健宁 来源: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语言 《孙子兵法》 教学效果 教师 王安石 教学内容 历史事件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 关汉卿
-
描述:谈历史教学的语言特色
-
“有数”和“无数”
-
作者:崔陟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堂春 唱词 京剧 语言 《周礼》 文学性 皮鞭 《卜居》 艺术效果 光明日报
-
描述:周鼎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京剧语言也要改革》。读后很有感触。确实,京剧语言需要改革,但改在什么地方,则应从长计
-
吴炳《粲花斋五种》剧人物试析
-
作者:车泫定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想人格 主体与客体 绿牡丹 爱情 吴炳剧作 汤显祖 主体和客体 生员 敌手 中土人
-
描述:吴炳《粲花斋五种》剧人物试析
-
模糊其辞更清晰:谈新闻语言的“活化”
-
作者:胡仁钧 来源:新闻前哨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模糊语言 新闻语言 新闻写作 语言表达 新闻事实 新闻宣传效果 月全食 辩证的统一 王安石 天气状况
-
描述:,但他又不甘心以回答不知道作罢。思考了一会回答客人:“那獐旁边的是鹿,鹿旁边的是獐。”客人一听,感到无可挑剔,连声称赞王元泽太聪明了。 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能收到奇妙的效果,反映出一种说辩理智
-
偷文者诫
-
作者:赵大民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月黄昏 道德自律 艺术成就 小说和戏剧 抄袭剽窃 出版法规 表达方式 文化传统 文艺创作 晏几道
-
描述:偷文者诫
-
野史无文
-
作者:陈四益 来源: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彦博 野史 王安石变法 监察御史 宋仁宗 参知政事 礼多人不怪 王则起义 陈伯达 毛泽东
-
描述:上面的监察;一段讲宫里宫外如何勾结,读来便颇有兴味,涉及的人物又是同一个人——正史上道貌岸然的几朝重臣文彦博,因而抄录于下,以存其真;稍加点评,以见其神。杨台柳的圈套文潞公(文彦博,dJ西介休人。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