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3)
报纸(5)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3)
地方文献 (16)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12(6)
2011(3)
2009(4)
2008(4)
2003(4)
1991(2)
1986(2)
1985(5)
1981(3)
按来源分组
当代戏剧(5)
中国戏剧(4)
中外文化交流:英文版(1)
其它(1)
河北戏剧(1)
湛江日报(1)
文学报(1)
海南日报(1)
中华读书报(1)
戏剧报(1)
诗人的剧,剧作家的诗:郭启宏剧作印象
作者:周传家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选材  司马迁  剧作家  王安石  唯物史观  脊梁  英雄史观  民间艺术家  中国历史  报任安书 
描述:并不一定是位高职显者,而常常存在于各个阶层和平民百姓之中。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道:“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郭启宏的剧作体现出了这种唯物史观,他笔下的“脊梁”不仅有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政治家王安石,还有名不见经传的民间艺术家成兆才、白玉霜等。《司马迁》是郭启宏的成名之作,或者象他自己所说,是他“获得真正艺术生命的起点”。伟大的历
越女缠绵别有情 越剧《牡丹亭》杜丽娘扮演者李沛婕印象
作者:吕建华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越剧  扮演者  印象  形象塑造  剧作家  遂昌县  文化厅  浙江省 
描述:越女缠绵别有情 越剧《牡丹亭》杜丽娘扮演者李沛婕印象
戏曲作家们的光荣任务
作者:任桂林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古人  梁山伯与祝英台  传统剧目  剧作家  多余的  汤显祖  王实甫  正确观念  原著者 
描述:奇怪的现象,好像只有元曲昆曲有剧作家,如:关汗卿、王实甫、汤显祖、孔尚伍、李笠翁等大师,至今仍被我们念念不忘。但其他剧种的作家们,他们作品虽还活着,但他们的名字早死了,甚至们们还活着时,名字就早死
看昆曲《牡丹亭》
作者:仲平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艺术魅力  汤显祖  昆曲  京剧院  柳梦梅  剧作家  改编本  折子戏  寻梦 
描述:·惊梦》和《拾画·叫画》,但象《劝农》、《寻梦》、《冥判》、《问路》、《硬拷》等折却已不经见.这次演出的改编本,为了贯串这本戏的前后情节,并保存原作中对于柳梦梅和杜丽娘之间的纯洁爱情的成功的描写,故撇去一些次要的情节,把这一部篇幅浩瀚的、需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