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对绝句的创新
-
作者:吕思源 李伟梁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为六绝句 创新 杜甫 胡应麟 生命力 文学作品 传统风格 题材 社会生活 形式
-
描述:歧;而杜老的绝句正是创新之作,其影响是积极的,应予充分肯定。古往今来,凡是富有生命力的作品,肯定是创新之作。文学作品,唯有创新,才能经得起不断发展的社会检验,才能恒古生辉。杜老绝旬之所以能至今留传
-
论推论形式的阶级性和必然性
-
作者:金岳霖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言式 周礼全 阶级性 必然性 规律性 思想 形式 日常生活 客观主义 客观规律
-
描述:的毛病。它摊开得太广,提出来的问题太多太杂,中心问题反而不够突出。这些毛病的根源还是思想不够明确。思想之所以不够明确因为在主张新看法的时候,旧看法并没有排除。这
-
论析昆剧青春版《牡丹亭》音乐之传统与创新
-
作者:黄慧玲 来源:戏曲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曲牌 形式 唱腔
-
描述:新发展、研究、保存及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文主要对崑剧青春版《牡丹亭》音乐之传统与创新手法,进行研究与分析,探讨戏曲创作时如何保留曲牌音乐的体制规范并开创出新的特色与表现风格,延续并发展传统
-
东风“猛士”创新先锋
-
作者:暂无 来源:科学中国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新 东风集团 汽车 黄松
-
描述:暮色苍茫中,大青山静静地俯卧,狼烟战火,金戈铁马随之而来的是质朴。它是一条脊梁.贯穿历史与未来.横亘在西北的旷野中……[第一段]
-
壮族蜂鼓的沿革、形式、特色和发展
-
作者:韦土良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壮族舞蹈 特色 莫一大王 伴奏乐器 壮族人 发展 形式 周礼 瑶族 宋代
-
描述:蜂鼓的源流沿革蜂鼓,为壮族的一种古老击乐,一般长约60厘米,两端敞口,状如喇叭;陶腔皮膜,以绳绷紧,中间细长,酷似蜂腰,故名。究其源可上溯至《周礼》所记的“土鼓”,西汉
-
论晏几道对令词的创新
-
作者:许金华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伤心 创新 技巧独特
-
描述:晏几道词局限于小令,题材、意象也被前人熟用,但仍能以“伤心”之作在词史获得一席之地。本文认为这是由于晏几道对令词的表现手法作了大胆的创新,在描述人情物态、抒情写意方面有其独到高超之处。这种创新给人以
-
推动创新应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命题
-
作者:巴特尔 来源:祖国(建设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新 新闻报道 基本命题
-
描述:创新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命题。本文对在新闻报道中如何创新提出了自己的思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临川文化”的网络传播平台的建设与创新
-
作者:黄振华 李华 李惠惠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文化 网络传播平台 建设 创新
-
描述::明确临川文化在网络传播中的地位;对策三:进一步扩大数量和广度;对策四:创建高质量的文化网站;对策五:加快数字资源数据库建设;对策六进一步加强对临川文化网络传播的学术研究。
-
刘大年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创新问题的思考
-
作者:洪认清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马克思主义史学 创新
-
描述:学子以创新的姿态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扬光大。刘大年的这些探索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推进史学创新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
从传统、青春、中日版《牡丹亭》看昆曲的创新与发展
-
作者:杨敏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创新 创新 发展 发展
-
描述:昆曲流传发展至今,在保持其传统的特点下,在演员、舞美、音乐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和发展,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昆曲艺术需要我们勇于突破,要进行一种深度碰撞、化舍的工程,达到一种更新鲜的境界.创新和发展正是对昆曲的弘扬和传承.它使我们传统的古典艺术永远散发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