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创新促经济转型 本报记者 孙世芳 刘 麟 王
-
作者:孙世芳 刘 麟 王小伟 陈 郁 来源:经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压题图片 常德城市新貌。(资料图片)
提到湖南省常德市,让人想到山水的绮丽和清秀,让人想到谷丰鱼肥的鱼米之乡。走进今天的常德,千年农耕文明与新型工业文明的交融,让人们看到了一座清山秀水间的工业新城。
从“制造”到“智造”
在宽敞、明亮的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装车间,40台新纺机正
-
刘庆霖 宋自重 骆小华 赵玉润 黄松琪 胡越 刘文芳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上神仙墅,搬到青山绿水间? 茶草堂看茶道表演 纤纤素手玉壶烟,清水芙蓉自窕然。
-
邝生浩 骆华桂 刘南陔 金炼秋 杨兴华 明剑舟 徐春芳
-
作者:暂无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邝生浩 骆华桂 刘南陔 金炼秋 杨兴华 明剑舟 徐春芳
-
你的芳名叫千灯
-
作者:桂林 来源:旅游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石板 想象 后花园 江南水乡 灯具 故乡 牡丹亭 余音 灯笼
-
描述:绕梁不绝…… 千灯,还是昆曲的故乡。 去了,我才知道:千灯的原名“千墩”, 后易名“茜墩”。前者巍然于水岸,后者则茜草萋萋于墩上。一样的诗意,不一样的美感。 都喜欢。 一样的江南,一样的似水流年; 一样的人家枕河,一样的黛瓦粉墙; 一样的木格小窗,闪过一张如花的面影——迈上千灯古桥,我不禁怦然心动:是因为刚从周庄辗转而来,小桥流水的景致,依然定格在心底?还是古戏台的昆曲雅韵挥之不去,游丝一样,低低在心头回旋? 这才追根溯源,寻梦到千灯。 不大的千灯,有庙有塔。延福寺香火鼎盛,似乎才举行过一场法会,人群还未散去。虽说很想目睹玉佛殿里躺着的、一尊来自缅甸的巨型玉卧佛,但还是避开人流,折身绕道。那座始建于南朝,历经一千五百多年烟雨风雪的秦峰塔,依旧亭亭玉立,直指云天,真是无愧“美人塔”之誉。
-
论罗汝芳的“日用”美学
-
作者:沈玲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日用 审美主体 中和
-
描述:一种自然真切的审美形态,人必须忘记物欲与功利,以自然而然的率真态度亲近每日所处的生活,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只有保持着一种自然的审美心境,不虑不思、率性本真,最终才能获得人自身的完善与道的完善,达至中和的最高审美境界。
-
罗汝芳与佛教的因缘
-
作者:刘聪 来源:阳明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佛教 交往 十三年 净土信仰 佛学研究 太湖县 净土思想 嘉靖 万历
-
描述:作为阳明后学中的代表人物,罗汝芳历来被认为与佛教交往密切,但少有学者专门考察其与佛教的交往经历。本文系统考察罗汝芳一生与佛教交往的过程,认可禅宗而反对净土的信仰倾向,以及时人对罗汝芳与佛教交往的看法
-
姜洪芳:她给了儿子第二次生命
-
作者:暂无 来源:威海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 赵平平 通讯员 王立华 孙超群
2009年5月13日,对姜洪芳来说,是一个灰暗的日子,儿子不幸患上尿毒症。面对花样年华的儿子,她义无反顾献肾救子,给了儿子第二次生命。姜洪芳用博大的母爱
-
贺徐春芳先生诗集付椊
-
作者:张建南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集 诗文 清词
-
描述:徐公着意著诗文,丽句清词落玉盆。育李培桃当里手,扬清激浊作精英。昔年务政持廉洁,今日骚坛秉赤心。两鬓添霜情未了,耕耘不辍续征程。
-
见心与践心—罗汝芳哲学思想研究
-
作者:王振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汝芳 赤子之心 孝悌慈 打破光景 修正
-
描述:的内在要求;本心的呈现既落实在“孝悌慈”等道德实践之中,又逻辑地包含体用贯通、身心合一、复以自知等理论内容;在此理论基础上,罗汝芳展开了对“现成良知”的修正和对效验光景的破除。阳明身后,学者对“良知
-
城市诗域与“第二自然”:论徐芳诗
-
作者:李有亮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芳 城市诗歌 “第二自然” “低姿态飞翔”
-
描述:徐芳是中国当代诗坛女性诗人重要代表之一。她从事诗歌创作三十年,不仅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城市:第二自然"诗歌美学观,并在诗歌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诗歌特色:一种纯诗境界的持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