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误点”:从这里走向童心
-
作者:施萍一 来源: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学生 特级教师 童心 语文课堂 语文教师 语文教学 走向 教学片 青年教师 王安石
-
描述:在一次语文生本课堂观摩活动中,有一个教学片段深深触动了我,并常常萦绕在我脑中。教师执教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请学生读"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句诗,随后问:"同学们,此时,诗人离家乡是远还是近?"尽管教师引导学生一读再读,学生还是觉得"诗人离家乡很远"。
-
刘绍棠与浩然
-
作者:暂无 来源:廊坊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周东川
刘绍棠1936年2月29日出生在通州大运河畔的儒林村。浩然祖籍宝坻单家庄,1932年3月25日出生在开滦赵各庄煤矿,长大在蓟县王吉素村。因而,同属冀东老乡。
大运河畔的土地孕育了一代神童
-
想起刘绍棠先生
-
作者:王小娥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作家 身体 时事 增价 回忆说 国民党 高价出售 报纸副刊 中文系
-
描述:前几天捡拾旧作,看到了几篇当时的小文。纸,黄了;字,旧了。惟有回忆却永远是鲜活的,跳荡在眼前。当年人事、斯时情怀,历历如昨。结识刘绍棠先生,大约是1988年的事。绍棠先生当时也就是50岁出头的年纪
-
蹉跎岁月中的刘绍棠
-
作者:段燕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光明胡同45号,也是市文联作家、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刘绍棠的(私宅)故
-
寻找刘绍棠(图)——回忆绍棠之三
-
作者:王默沨 来源:天津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电文:母病危速归,父字。时间是在1958年7月13日。
收发室的姚四喜对我说,电报昨天一早就到了,可咱厂昨天是厂休日,你一天没到厂里来,给你往单身宿舍打过电话,你同屋的人说,你在八家庄租了房,可我不知你住在哪个门里,也就没给你送去,实在对不起……
我说你这就够负责任的啦,谢谢。
-
产业创新促经济转型 本报记者 孙世芳 刘 麟 王
-
作者:孙世芳 刘 麟 王小伟 陈 郁 来源:经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压题图片 常德城市新貌。(资料图片)
提到湖南省常德市,让人想到山水的绮丽和清秀,让人想到谷丰鱼肥的鱼米之乡。走进今天的常德,千年农耕文明与新型工业文明的交融,让人们看到了一座清山秀水间的工业新城。
从“制造”到“智造”
在宽敞、明亮的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装车间,40台新纺机正
-
刘绍棠现象与新时期校园文学研究
-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刘绍棠现象 文脉传承 语文实践活动 文学社团建设课程化
-
描述:课题进行了多侧面、多途径的研究。课题实施过程中,有问卷调查,有案例研究,也有文学社实践活动等,课题研究
-
刘绍棠缘何从北大退学
-
作者:暂无 来源:湖南工人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刘绍棠的文学创作起步很早,13岁便在报刊上发表作品。1952年上高中一年级时,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他的成名作《青枝绿叶》。这篇小说被臧克家主持的《新华月报》文艺版转载,还被编入1953年高中二
-
王蒙、浩然谈刘绍棠
-
作者:暂无 来源:重庆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亢龙之相
1956年前后,刘绍棠明显地表现出“亢龙”之相。他是如此志满意骄,以至于任何场合、对任何人都不加掩饰。我们来看看同时代文坛上两个青年俊杰的描述。
王蒙在其自传第一部《半生多事》中,几处
-
作家刘绍棠的悲喜人生
-
作者:暂无 来源:通辽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绍棠
■陈溥
刘绍棠是我国当代乡土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被誉为“大运河之子”。他1936年出生在通州,13岁就以“神童作家”的美名登上文坛。
大运河畔的童年诗画生活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