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送张民归青州序
作者:欧阳修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州  《周礼》      习俗 
描述:予读《周礼》至于教民兴学、选贤命士之法,未尝不辍而叹息,以谓三代之际,士岂能素贤哉!当其王道备而习俗成,仁义礼乐达于学,孝慈友悌达于家,居有教养之渐,进有爵禄之劝,苟一不勉,
道、、性:认识论视域下陈景元哲学的三重境界
作者:代玉民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认识论         
描述:,通过“气”贯通为一“冲和”整体,落实于“治身”、“治天下”的实践中.
写古文字之美
作者:徐颖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晨报记者徐颖报道 明明写的全是汉字,可满目望去,却难以“认得几个字”。昨天,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上海朵云轩共同主办的《书法篆刻展》在上海朵云艺术馆揭幕,展期3天。展厅里,观众经过当代学者型
书法篆刻亮相朵云轩
作者:暂无 来源:青岛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上海朵云轩共同主办的 “书法篆刻展”,日前在朵云艺术馆举办。毕业于山东大学,师从书法篆刻大家蒋维崧,1983年就曾获《书法》杂志举办的全国篆刻比赛一等奖
议虞集的宗诗论
作者:李翀  来源: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性情之正 
描述:元代诗学"宗复古"成风,作为"元诗四大家"的虞集也对唐诗推崇备至。在对诗学的评论中,他从儒家传统道德出发,注重性情之正,主张冲和雅致。这既是元代延祐处于社会上升时期必然要求,也是他受诗学和乡学
论《百家诗选》的选诗旨趣
作者:张培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百家诗选  选诗旨趣 
描述:王安石的《百家诗选》其选诗旨趣与其他唐诗选本迥异,在宋代就引起了士人的异议。关于王安石选诗旨意的探讨,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大家各执一词,褒贬不一。本文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坛走向以及王安石的诗学观
“衣冠制度,礼乐汉君臣”诗源考
作者:孙海桥  来源: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伯宗  胡季犛  衣冠制度  礼乐汉君臣 
描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影响了东亚地区,"衣冠制度,礼乐汉君臣"一诗,便体现了附近国家夸耀本国所拥有汉文化的夸耀之情。但是关于此诗的来源,历来众说纷纭,有日人滕木吉说,越南人胡季犛说,明人吴伯宗说,明初
赵尚宽知州与王安石变法
作者:王金龙  来源: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的治理措施是王安石变法的先声。深入考察其在州的治理措施,有助于研究、弘扬地方历史文化,纠正地方史志之失,深入认识熙宁年间王安石大变法的发生背景。
把握嗜欲 适度则
作者:秦凤岗  来源: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很可能爱不释手。而不去打开,我可以想象它是一件赝品。封其心眼,断其诱惑,怎奈我何?”冯志圻不贪私,不落俗,自我克制物欲,眼里自会空明。
李纪恒会见李一行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陈晓波)昨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在昆明会见了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董事长李一行。 李纪恒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中国海运集团多年来支持云南的发展和扶贫工作表示感谢。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