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罚应是刑法学的逻辑起点:对我国传统"犯罪中心论"理论体系
-
作者:张曙光 来源: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犯罪 犯罪 刑罚 刑罚 罪刑关系 罪刑关系 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
-
描述:在"沙滩"之上;罪刑关系也难以担当整个刑法学的理论框架,无法统摄与支撑整个理论体系内容;犯罪在罪刑关系中的主导地位也被动摇,刑罚的主导性凸显.刑罚(或刑罚权)才是刑法学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中心,"犯罪
-
刑罚判决不应是“估”出来的
-
作者:暂无 来源:宁夏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刑罚判决不应是“估”出来的
-
《周礼》中的军事法规与刑罚
-
作者:李严冬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军事法规 军事刑罚 习惯法 成文法
-
描述:列举《周礼》中所见的军事法规与相关刑罚,计有军旅、田猎迟到罪,不从将命罪,干犯军阵罪,不关罪和采邑征兵不及罪五条军法条文,以及一些没有明确罪名的军事法规。提出《周礼》中的军法、军刑与当时军队寓兵于农
-
判多少年刑罚不应是“估”出来的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判多少年刑罚不应是“估”出来的
-
刑罚不应是讨薪的起点与终点
-
作者:舒锐 来源:人民法院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刑罚不应是讨薪的起点与终点
-
八辟
-
作者:暂无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违法犯罪 奴隶主 刑罚 《周礼》 特权 功勋
-
描述:《周礼》关于奴隶主贵 族中的8种人违法犯罪时, 享有减免刑罚的特权的规 定。《周礼·秩官·小司 寇》:"以八辟丽邦法,附刑 罚。"辟,即法。八辟指议亲 (皇亲国戚)之辟,议故(皇帝 故交旧友)之辟
-
论报应、报应的制约与一般预防:兼论一般预防不应是刑罚目的
-
作者:韦临 流銮 来源:法律适用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一般预防 刑罚目的 预防犯罪 罪刑相应 刑法理论 公平与正义 特殊预防 思维定势 目的意义 罪刑关系
-
描述:就在于将犯罪者所承受的刑罚描述为罪犯自身罪过与行为的反致,也就是将刑罚的发动在因果论意义上归罪犯自己。我国刑法理论“罪刑相应”的原则,实质上就是报应观念的直观昭示。“犯多大的罪,便判多重的刑,重罪重
-
西周审判心理思想试探
-
作者:李交发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法官 审判心理 刑罚 西周时期 尚书 《周礼 司寇 犯罪 疑罪 犯人
-
描述: 从一定意义上说,法律实施是多种心理作用的社会现象,因此,在司法审判活动中司法官和诉讼参与人的心理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古今亦然。然而,中国古代审判心理思想研究至今还是一块待垦的处女地。本文拟就西周的审判心理思想做点拾遗钩沉的工作,或许不无意义。
-
从《易经》看西周时期的司法制度
-
作者:从希斌 来源:法学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经 司法制度 西周时期 诉讼当事人 刑罚 司法审判 社会生活 周礼 奴隶主贵族 刑事案件
-
描述:社会的生活。这些生活在当时一定是现存着的。所以如果把这些表示现实生活的文句分门别类地划分出它们的主从来,我们可以得到当时的一个社会生活的状况和一切精神生产的模型。因为它不但勾勒了
-
“礼仪之邦”话礼仪
-
作者:李衡梅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仪制度 孟子 论语 《周礼 精神文明 礼记 《左传》 刑罚 礼节 古人
-
描述: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追溯一下我们祖先对人类精神文明的伟大贡献,对增强民族自尊心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不无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