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中“批评”的灵活运用
-
作者:谢芳 来源:新课程.教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批评 教学 体罚学生 《三字经》 教育形式 社会经验 优质教育 王应麟
-
描述:一个"灯塔"的角色,给孩子的成长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优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不能体罚学生,
-
数学课应是美的
-
作者:吴江辉 来源: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课 乐学 学生 教学
-
描述:让数学课因这些美而溢彩,让我们的学生乐学数学、乐用数学,从而使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
《能改斋漫录》诗论初探
-
作者:闫芋锦 来源: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吴曾 《能改斋漫录》 诗论
-
描述:《能改斋漫录》是南宋人笔记(属词话范畴)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上下两卷,内容丰富,涉及沿袭、乐府、议论等14个方面。研究中从与诗歌创作有关的诗人修养、诗歌语言的继承与创新、诗歌语言的运用三个视角出发给出
-
慎斋路与纪大奎
-
作者:杨华林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抚州城区十字街东口、文昌桥西端,有一条街道名叫慎斋路。这条慎斋路有何来历呢?它是为纪念纪大奎而命名的。 纪大奎(1756-1825),字向辰,号慎斋,临川龙溪人。自幼好学,攻读群籍。父亲纪松轩教
-
进入吴康斋先生的世界:生命儒学的工夫
-
作者:邹建锋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康斋 生命儒学 明代儒学
-
描述:张的读书、研究与学习应有益于身心、至理有契的教育理念继承生命儒学身体观的教旨,保存淳朴的私塾教育传统。重温他的生命儒学工夫论有利于现代社会和谐人格的培育与发展。
-
《元日》教学
-
作者:郑晓玲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引导学生 情景 背诵课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古诗 春联 教学过程 春节
-
描述: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4个生字,了解诗句意思。3.通过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感情。学习改写
-
让学生带着“情感”来阅读
-
作者:孙莉萍 来源:教育科研论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体验 学生交流 个性化阅读 故事 文学 教学 引导学生 刘绍棠 精心设计 学习
-
描述:文学之路。这段
-
词心长在分襟处:晏几道《蝶恋花》赏析
-
作者:蔡雯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蝶恋花》 晏几道 《小山词》 赏析 词心 《鹧鸪天》 浙西词派 绝句
-
描述:清代浙西词派著名词人厉鹗曾在一首《论词绝句》中评论《小山词》曰:鬼语分明爱赏多,小山小令擅清歌。世间多少分襟处,月细风尖唤奈何。便是以这首《蝶恋花》和一首《鹧鸪天》(因其中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一句被视为鬼语,颇获古今论者美誉)作为《小
-
吴炳与《粲花斋五种曲》研究
-
作者:陈淑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炳 《粲花斋五种曲》 思想价值 创作特色
-
描述:汤显祖的“至情论”,以汤显祖为师。同时他还赞同沈璟在韵律方面的主张,他的戏要求通俗协律。在集两家之长的基础上,吴炳的剧作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现了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第二章介绍文本《粲花斋五种曲
-
吴炳《粲花斋五种曲》考论
-
作者:刘佳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炳 吴炳 传奇 传奇 粲花斋 粲花斋 情邮说 情邮说
-
描述:明时代下戏曲创作的社会环境,以及吴炳其人经历了科举被诬、官职更替、官场纠纷、辞官创作几个重要阶段,梳理总结前人关于吴炳死节问题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探索《粲花斋五种曲》本事溯源,“小青题材”的演进和赋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