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2)
报纸(89)
学位论文(29)
图书(11)
会议论文(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1)
地方文献 (71)
红色文化 (8)
地方风物 (7)
宗教集要 (6)
非遗保护 (5)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55)
2013(34)
2011(34)
2010(32)
2007(23)
2006(11)
1998(7)
1997(6)
1991(5)
1989(4)
按来源分组
兰台世界(2)
农业考古(1)
大河报(1)
读书文摘:文史版(1)
中国文化(1)
家庭医学杂志(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
语文知识(1)
中华建设(1)
科技日报(1)
刘绍斌:治盐碱地的草根科学家
作者:   来源:科技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梦也播绿 文·刘绍斌 魂穿穹宇 笔跨万纪 上古春风今日熙 追真宰 轻殊誉 朝夕相伴盐土地 一生旦求荒滩碧 醒也播绿 梦也播绿 7月的一个晌午,驱车前往曹妃甸工业园区,高速公路两侧,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灰色海水。烈日下,海水的反光格外刺眼。 “这片海水造就了亚洲最大的
施蔷生:城市不应是冰凉的
作者:施蔷生  来源:中华建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市    远距离 
描述:一出家门,满眼尽见高楼大厦;走在路上,居高临下的建筑和绿地,要么封闭在围墙里,要么关在铁栅栏中,与人拉开很远距离总之,“城市与行人间的感觉是疏离的”。[第一段]
作者:胡星林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食物  比喻  周礼  天官  祭礼  保存  记载  世界  晋书 
描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来保存食物的国家。据《周礼·天官》记载,二千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鉴”:“凌人掌,春始治鉴。”又“祭礼共(供)鉴。”今人注曰:“鉴如(垂瓦),大
古人的凿冰藏和用
作者:杨子朗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冰块    冷藏  凌人  纳于凌阴  必要时使用  《周礼  降温防暑  深山穷谷  工作程序 
描述:古人的凿冰藏和用杨子朗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土办法冷藏食用品或降温防暑,那就是在隆冬严寒的时候凿取冰块存藏起来,以备日后及必要时使用。据记载所知,周族先民已懂得凿冰藏之法。描述周族先民
周代藏及用制度考
作者:张秀传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人  周代  古代先民  冰块  制度  认知程度  利用能力  周礼  祭祀  收藏 
描述:中国进入商朝之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古代先民对气候和季节认知程度的提高,古代先民对于自然界资源的利用能力和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从商代有限的资料来看,他们已经掌握了秋贮冬藏的规律,
与冷食冷饮
作者:孙清廉  来源:家庭医学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徽宗年间  十二指肠溃疡  慢性支气管炎  《周礼》  慢性结肠炎  理中丸  慢性胃肠疾病  血管收缩  慢性胃炎  消化不良 
描述:已久,早在《周礼》一
茧庵札记
作者:缪钺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政治抱负  政治家  司马迁  屈原  政治形势  贾谊  小令  政治需要  三峡 
描述:所痛惜。司马迁撰写《屈原贾生列传》,透露出深切的同情与惋惜。苏轼作《贾谊论》,也叹惜贾生是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所以屈、贾是才人,而不是政治家。才人可以有政治卓见,发为文章,其中意见
古人吃天然
作者:殷登国  来源:读书文摘:文史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然  古人  《周礼》  中国人  周朝  冷饮  桃子  夏天 
描述: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中国人已经开始在夏天里喝冷饮了:《周礼》上说:周朝皇家有所谓的“六饮”,由“浆人”(官名)专门负责供应;“六饮”是水、浆、醴、凉、医、酏。其中的“凉”就是用桃子、梅子和水煮成酸梅汤、扬桃汤,再用冰块镇凉的冷饮。
咚!一声巨响原是从天降 专家认为应是陨
作者:暂无 来源:大河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咚!一声巨响原是从天降 专家认为应是陨
略论先秦时期的政暨有关用的几个问题
作者:单先进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秦时期  先秦时代  说文  周礼  先秦古籍  吕氏春秋  春秋左传  中原地区  马王堆一号汉墓  诗经 
描述:溶化着的冰上行走,当然会提心吊胆。“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