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9)
报纸(18)
学位论文(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0)
地方文献 (35)
才乡教育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7)
2012(8)
2011(13)
2009(5)
2007(9)
2004(3)
1995(3)
1994(4)
1993(3)
1984(5)
按来源分组
文艺理论研究(2)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
读书杂志(2)
中国体育(2)
戏剧丛刊(1)
戏剧杂志(1)
环境教育(1)
广东艺术(1)
剧作家(1)
国际金融报(1)
宋朝的冬天
作者:张宏宇  来源:环境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朝  汤因比  朱敦儒  史学家  中国知识分子  梅花  文人士大夫  宋代  宋人  王安石变法 
描述:王安石更有独到之
冬天御寒防春温
作者:黄元金  来源:健康生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脏六腑  御寒  抗寒能力  提高免疫力  传统医学  慢性支气管炎  功能偏差  黄帝内经  温补肾阳  徐春甫 
描述:古人曰:"寒者,天地杀厉之气,中伤于人,不急治之,随经传变,生死存亡,旬日而见。"这话,道出了寒症的危害性。寒,对五脏六腑可犯;寒,在五脏六腑可生。外因,可导致体内疾患;内因,可引起外因的作用,容易发病。总而言之,人的体内元气充沛,抗寒能力就
注重设问艺术 培养问题意识
作者:祁秀玲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问题意识  设问  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  学生学习  根本原因  求知欲  学习过程  教学论研究  王安石 
描述:互动中,在于学生能否积极思维,善于质疑发问,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设问艺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何设问,才能使学生快速积极地进入语文问题情境之中,从而逐
从《西厢记》和《牡丹亭》看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者:曾效葵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崔莺莺  崔莺莺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中国古代女性意识  中国古代女性意识  觉醒  觉醒 
描述:《西厢记》中崔莺莺是中国古代文学人物形象中一个勇于反叛、敢于向封建势力宣战的经典形象,她代表着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最初觉醒。《牡丹亭》中杜丽娘要求女人应当得到自己的权力,即对男性的需求,认为女人天生
从审美视角看《珠玉词》的生命意识
作者:乐曲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珠玉词  珠玉词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描述:其生命意识的形成、特点及意蕴效果方面的审美考察,对《珠玉词》做出更深层次的了解和分析。
论晏殊词时间意识的内容层次
作者:黄智英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时间意识  时间意识 
描述:被誉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晏殊,其词清丽淡雅、温润秀洁,在抒写相思爱恋与离愁别恨时常蕴含着强烈的时间意识。在内容层次上,他的时间意识由借物伤怀、怀旧吟别到死亡焦虑逐层递进。本文通过对晏殊词时间意识
洛阳建设爱心牡丹亭提升行人守法意识
作者:武春生  来源: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河南省洛阳市交警支队积极争取各部门支持,在市区主要干道上32个路口的非机动车车道设置了爱心牡丹亭,为路口等候信号灯的市民遮阳避雨,用人性化管理理念减少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 爱心牡丹亭为公益性设施,顶棚设计有精美、绚丽的牡丹花图案,在为
从“临川四梦”看汤显祖讽世意识的演变
作者:黄三平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讽世意识  演变 
描述:汤显祖"临川四梦"的讽刺力度总体上呈现逐渐增强的轨迹,讽刺的侧重点亦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分析"临川四梦"的讽刺强度和重心的变化,区分善意的戏谑和无情的嘲讽以及讽刺和影射的关系,从而考察汤显祖讽世意识
历史情怀与求真意识:王应麟的历史考证
作者:赵辉 施建雄  来源: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困学纪闻》  求真意识  考证方法 
描述: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是宋代历史考证学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其历史考证包含着一种深深的历史情怀,也渗透着一股浓厚的求真意识。其考证形式呈现出多样性,在方法上有继承也有创新,从而为清代历史考证学开辟了一条新
三百年来第一流:略论吕凤子中国画创作中的本体意识
作者:王劲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凤子  中国画  本体语言  国画创作  艺术实践  作品  图画手工  苏州博物馆藏  李瑞清  传神达意 
描述:吕凤子,名"钟浚",字"凤痴",后更字为"凤子"。一八八六年七月生于江苏丹阳。他天资聪慧,一九○一年中秀才,有"江南才子"之誉。一九○七年考入李瑞清主持的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成为清道人李瑞清的弟子,是我国新式学堂里培养的第一批图画手工科师资。吕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