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化写作实践应是写作训练的主旋律
-
作者:徐小华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初中 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个性化写作 写作方法
-
描述:个性化写作实践应是写作训练的主旋律
-
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柱石——论邓小平理论对中华文化的承传
-
作者:宁新昌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是 本是 应是 实践 性理 理性
-
描述:重视“性理”,而忽视理性的缺陷
-
学写作“警句”明写作道理
-
作者:王芳 来源:中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句 《聊斋志异》 唐伯虎 语言特色 王安石 锤炼语言 口头语言 写作教学 修改文章 作文水平
-
描述:学写作“警句”明写作道理
-
邓友梅:为文得寸进尺,做人退让三分
-
作者:张辉 来源:纵横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友梅 小说 有益于世 老北京 右派 作品 山东平原 道人 剧本 刘绍棠
-
描述: “我不幻想自己作品有多大政治价值,多高思想水准,只要有益于世道人心。” 邓友梅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密切相关。 他1931年生于天津,少时只上过4年小学。11岁那年,父亲失业,全家人回到故乡山东平原县,邓友梅成为八路军的一名小交通员。1943年,为逃避日寇的追捕,他跑回天津,流浪在街头,为招工者所骗,被
-
第十章 “民俗文化实录”参赛范围写作导引
-
作者:潘蓓红 张建全 来源:语文世界(红A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俗文化 狗肉 王安石 踢毽子 老年人 说明文 说明方法 民俗风情 《本草纲目》 说明顺序
-
描述:风韵。民俗文化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历史悠久。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连绵不绝的民族文化发展史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风俗。2.地域性强。所谓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就体现了这一特点。3.凝聚力强。以汉族为例:她之所以凝聚成为一个大民族,原因固然很多,但其风俗具有凝聚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例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这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或是海外异国他乡,身处西方民族包围之中的华侨华人,都是千里同俗、万里同风,无一例外。这种独特而又共同的乡音、乡愁、乡味,是世界其它民族所无法企及的。因此,中学生了解一些民俗文化背景是极其有必要的。
-
润笔风波——古代公文写作趣闻杂谈
-
作者:眭达明 来源:秘书工作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学士院 翰林学士 中书舍人 古代秘书 资治通鉴 参知政事 公文写作 宋神宗 旧五代史
-
描述:梁上。不久,王安石因母亲去世回家居丧守制,祖无择便将这笔稿酬充作公家费用花掉了。王安石听说此事后很生气,认为祖无择不是清康之士。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执掌朝政。御史里行王子韶负责调查明州知州苗振
-
王英琦的“道”
-
作者:蒋子龙 来源:鸭绿江(上半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琦 太极拳 写作 练功 最高境界 老人 道家 武术 中午 沙袋
-
描述:人们都道王英琦“苦修”多年了,她单身一人带着个小孩儿,还要奉养老人。无论春夏秋冬每天只吃两顿饭,且不沾荤腥。无论春夏秋冬每天都在凌晨五点钟起床,练功三个小时,九点钟吃过早饭后读书写作,中午要为老人和
-
作家刘恒的幸福生活
-
作者:赵大年 来源: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幸福生活 刘恒 张大民 北京作家 艺术典型 冠军 蘸水笔 写作 刘绍棠 作品
-
描述:作家刘恒的幸福生活
-
应是“骇人听闻”
-
作者:张广祥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骇人 高考 邵燕祥 警探 乱收费 杂文 关键时刻 严重违法行为 学校 罪行
-
描述:2001年第2期《警探》载邵燕祥先生的杂文《是谁之耻》中有这样一段:“……乱收费,把学校办成学店,关键时刻高考舞弊,耸人听闻……”“耸人听闻”是指故意说夸大或奇怪
-
应是“付诸东流”
-
作者:素凝 来源:采·写·编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加强监管 取得的成果 脏乱差 管理部门 “之于” “于” 河北省 天津 简化为 成语
-
描述:2001年8月1日天津《今晚报》第一版在一篇批评市区脏乱差的文章中说:“有关区街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管,切莫让本市开展两年多的‘综治’工作取得的成果付之东流。”文中的“付之东流”应为“付诸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