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为农民写作
-
作者:孙郁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民生活 写作 路遥 乡村社会 赵树理 中国农民 外来人 乡土世界 刘绍棠 知青
-
描述:市。每年
-
国际贸易文书英语
-
作者:陈良旋 来源:河南人民出版社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国际贸易 英语 写作 英语 国际贸易 写作 写作 英语 国际贸易
-
描述:国际贸易文书英语
-
古人谈写作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世界(小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南岛西部 欧阳修 《泊船瓜洲》 醉翁亭记 “用” 北宋文学 北宋政治 王安石 人生如梦 容斋随笔
-
描述:宋代费衮《梁溪漫志》载,苏东坡贬在儋州(今海南岛西部),曾与人谈作文之法.他说,写文章与买东西有相似之理,市上店铺中,各种各样的货物无所不有,但是有一
-
写作诚可贵 调研价更高——如何搞好政务文稿的调研写作
-
作者:徐光荣 来源:秘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托田所 科技成果 对比筛选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市场交易机构 政策措施 王安石 破铜钱 市场经济 计划生育工作
-
描述:践我们认为,搞好办公室调研写作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
王安石的人才理论与实践
-
作者:孟天运 来源:东方论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理论与实践 人才思想 改革型人才 培养人才 范仲淹 选拔人才 礼乐刑政 造就人才 人才理论
-
描述:书全文净字数8565个,洋洋洒洒,又号称万言书。这年王安石38岁。在《言事书》中,王安石主要阐述了这样几个问题:(一)人才是变法的前提;(二)改革型人才的标准;(三)如何培养人才,从根本上解决人才贫乏的问题。下面让我们展开来看。(一)人才是改革的前提自来仁宗以来,兵日益增,官日益冗,费用开支也日益大,对外与西夏的战争搞得焦头烂额,对内镇压农民起义,疲于奔命。兵日益增而战斗力每况愈下,冗兵冗官冗费造成的财政危机更是非常严峻,积贫积弱的局面积重难返,形成了北宋中期的巨大危机。为此,庆历年间仁宗用范仲淹、富提等人发起“庆历新政”,企图刷新政治,扭转危局。但宋仁宗本人是个耳软心话,有始无终的人物,一旦与西夏讲和,内外危机暂时缓解,他就在保守势力的舆论压力下罢免范、富等人,“庆历新政”也随之烟消云散,积贫积弱局面依然如故。王安...
-
《周礼》的作者、写作年代及历史意义新探
-
作者:孙景坛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历史意义 写作年代 共和行政 经济思想 国人暴动 中国古史分期 《吕氏春秋》 司马迁 诸侯国
-
描述:《周礼》的作者、写作年代及历史意义新探孙景坛(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南京210001)《周礼》是中国上古唯一一部关于政治、经济等社会制度的文献,对汉、唐以来的制度建设有重要影响,后被列入儒家经典
-
坏了名节——古代公文写作趣闻杂谈
-
作者:眭达明 来源:秘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文写作 王若虚 王安石 司马光 变法派 中书舍人 杂谈 保守派 《续资治通鉴》 功德碑
-
描述:时方推明绍述,尽黜元祐群臣,希皆密豫其议。自司马光,吕公著、大防,刘挚,苏轼、辙等数十人之制,皆希为之。词极其丑诋,至以“老奸擅国”之语阴斥宣仁,读者无不愤叹。一日,希草制罢,掷笔于地曰:“坏了名节矣。”
-
最后的夕阳
-
作者:闻言 来源:北京观察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文化局 北京作家 噪声 写作 北京人 曹雪芹 机关枪 刘绍棠 陈建功
-
描述:的难民。
-
漫谈炼字
-
作者:曹银根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文心雕龙 文章 简洁 唐朝 写作 青年 范仲淹 词语
-
描述:古人把词语的选择叫炼字,对于写作来说,炼字很重要。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篇》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
-
蓑烟雨任平生:回忆绍棠老师
-
作者:祝勇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 刘绍棠 八十年代 心脏 写作 鲁迅 相约 电话 长篇小说 作家
-
描述:,一整天,坐卧不宁,心脏如同失血了一般,隐隐地痛着。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