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
期刊文章(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
地方文献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3)
2013(3)
2012(5)
2011(5)
2010(2)
2007(1)
2006(2)
2005(1)
1999(2)
1998(2)
按来源分组
香港文汇报(5)
青年时报(2)
语文月刊(1)
桂林日报(1)
汕头特区晚报(1)
艺术设计研究(1)
美与时代(上)(1)
中学时代(1)
咬文嚼字(1)
汉字文化(1)
从“”字看周代的制礼仪
作者:张弛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形分析  制礼  冠礼  封建礼法  《周礼正义》  《说文》  礼制  守门人  宗庙  行为举止 
描述:从“”字看周代的制礼仪
应是“峨
作者:董鸿毅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麻辣百家》  “峨  中国  现代汉语 
描述: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麻辣百家》第94页有这样一句话:“原本蛾冠博带,此时一个个皆光了腚裸了背奔来跑去,仿佛浴室桑拿房着了火一般。”
”与“帽”是一回事吗
作者:张奉连  来源:中学时代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汉代  不同场合  头顶  身份  头发  贵族  发髻  罩子  周礼 
描述:份和等级。汉代主要的有:、通天、长、进贤、武和法等等。不同身份、不同场合所戴有严
服饰与政治:读《服周之——<周礼>六礼制的兴衰变异》有感
作者:王伟  来源:美与时代(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周礼》六的"宗经"、"复古",与对现世君王权力及政权品位结构的"尊君"、"实用"这两套理念模式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这种张力表现在历代冕服礼制的"蛇形推进"的变迁之中。该书虽然是一部政治制度史研究
服饰的想象政治学:评《服周之——周礼六制度的兴衰变异》
作者:杨道圣  来源:艺术设计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服饰政治学  想象  服装观念  建构 
描述:历代服饰制度所提供的可能只是想象中的服装,而并没有成为现实.但这些服饰制度反映了历代统治者利用服饰来进行政治管理的努力,同时也表现了政治制度的神圣性向实用性也即世俗性的转变.对于书写服装的研究虽不能揭示服装的现实,却揭示了服装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不同时代的演变.
澄海知县蔡楠与山书院
作者:王锦书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澄海第三任知县蔡楠,字养斋,八闽名士,福建海澄(今福建龙海市)举人。明隆庆二年(1568)莅任澄海知县,蔡楠莅澄后,首重文教,兴学育士。为人体恤里役,尊敬耆老。任职数年间开辟神山景区,创建山书院
追思吴中先生 □刘绍荟
作者:暂无 来源:桂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绍荟与吴中(右) 油画·桂林乡村吴中作 真的不能相信,我尊敬的吴中老师已经离开人世走了。真的不能相信,一代大师燃烧的炽热的艺术生命之火已经停息了。 在我的心目中,吴中先生永远是
盲人门球男女队冲管吴澄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时报讯 今日的残运会赛场,共将产生92枚金牌。除了大项田径和游泳之外,乒乓球、射击、网球和盲人门球等项目都将进入最后一天的争夺。其中,在盲人门球项目中,浙江男女队将冲击金牌。下午3点半和4点半,浙江男女队将分别出场,进行最后的决战。
“加诗”和“摘帽诗”
作者:陆精康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五言诗  近体诗  宋代  原作  七言诗  洪迈  王安石  吻合  随笔 
描述:近体诗以方寸之地描摹万物,诗人力求辞约意丰自不待言。然以诗家观之,即使精短篇什,亦非无可行增删改易之处。加、摘帽即为诗歌意蕴变化之法。所谓加,就是句前添字,化五言作七言,令原作在意境上生出变化
港壁球挑戰盃李浩賢成功衛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舒慧)2011年鱷魚恤香港壁球挑戰盃昨日落下椎幕,「香港一哥」李浩賢毫無懸念以總盤數3:1擊敗對手,繼續衛金牌。而陳浩鈴面對排名比她高的印度選手柏嘉莉則要苦戰5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