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85)
报纸
(119)
图书
(10)
学位论文
(7)
会议论文
(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67)
地方文献
(38)
地方风物
(7)
非遗保护
(5)
宗教集要
(5)
才乡教育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1
(25)
2009
(22)
2002
(6)
2000
(10)
1997
(10)
1995
(19)
1988
(14)
1986
(9)
1983
(8)
1980
(3)
按来源分组
学术月刊
(3)
历史教学
(2)
语文教学与研究
(2)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
华夏考古
(1)
书法赏评
(1)
语文世界(高中版)
(1)
辞书研究
(1)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张可久
周礼
儒学
多义字
《项脊轩志》
祭祀活动
唐写本
古文字研究
印章
天官
同义复合词
司马迁
大钟
古汉语
古代汉语
民族学
孔子
价值取向
战国策
打官司
社会意义
直径长度
夹砖
古代文献
子宫脱垂
历史人物
古代儒家经典
孙子
奖赏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再释】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释
“楬”
作者:
梁光华
来源: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周礼》
《说文解字注》
唐写本
《春秋传》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字典》
莫友芝
汉语字典
木部
描述:
释
“楬”
再
论华夏民族的形成
作者:
陈玉屏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学
华夏族
形成过程
夏王朝
周礼
描述:
关于华夏族(汉以后称之为汉族)的形成时期,学术界的认识久久未能统一。笔者在从事民族形成理论研究中,认真考察了华夏族的形成问题。愿将己见书之于次,就教于学界同仁。学术界之所以对华夏族的形成的时期众说纷坛,是因为长期以来,民族学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周官数,
释
《通典》
作者:
洪诚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典》
《周礼》
下士
内官
冬官
诸侯国
庶人
《五礼通考》
五官
《周礼正义》
描述:
六万三干六百七十五人,内二千六百四十三人;外诸侯国官六万一千三十二人。内职掌:府、史、胥、徒、贾人、工人、奄、寺、罪闽蛮夷貉等五隶、医人、圉人、虎士、视瞭(力召反)及奚、浆、笾、醢、醯、盐、幂、酒、祧(原文作桃,误。《周礼》无桃人,《考工记》“桃氏为剑”,非此所云。亦非稻之误,《地官》稻人为上士。此皆女奄之无爵号者。此从孙氏《小宰》疏引改。守祧,奄也)、舂枕(女奴)、 、等女职,一万五千九百五十人。都计内外官及内职掌人,七万九千六百二十五人。其旄人舞者(旄人,下士四人,舞者众寡无数)及太祝巫觋(太祝,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小祝,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男巫无数,女巫无数,其师中士四人)、阍人每门及囿(诚案:杜云“阍人每门及囿’,指《天官·叙官》“阍人”云:“阍人王宫每门四人,囿游亦如之”而言,非指《地官·囿人》)、世...
孔子义利观
再
认识
作者:
傅允生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义利观
周礼
君子
描述:
;在人格理想上要求君子求义 ,“义以生利”
对孔子思想实质的
再
认识
作者:
刘雪河
来源:
广州师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奴隶主
卿大夫
西周
春秋
管仲
子产
周礼
描述:
子的思想是进步的。因为孔子支持社会改革,赞成社会进步。同时,孔子的言论并没有发现为奴隶主阶组的集中代表周天辩护的部分,他的言论只是为卿大夫阶层服务的。所以,本文信为孔子思想的产质是代表新兴封建地主阶级上层统治者的利益。
北宋王安石改革之前景
再
探
作者:
王瑞香
来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背景
宋代
古代史
中国
描述:
北宋王安石改革之前景
再
探
《汉语大词典》漏收《青楼梦》词目补
释
(一)
作者:
曲文军
来源:
江海学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青楼梦
《西厢记》
补
释
漏收
《水浒传》
《史记》
《石林诗话》
《庄子》
晏殊
描述:
《汉语大词典》漏收《青楼梦》词目补
释
(一)
论题与释义的演变——
再
论“孔颜乐处”
作者:
徐湘霖
来源:
管子学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敦颐
孔颜乐处
罗汝芳
释义
《宋元学案》
《通书》
宋代理学
存有论
《明儒学案》
论题
描述:
论题与释义的演变——
再
论“孔颜乐处”
“礼”“法”并举——李觏治国方略
再
探
作者:
陈大勇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治国方略
治国方略
礼
礼
法
法
描述:
治国方略是李觏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社会规范又是治国方略中的核心内容。在李觏的治国方略中 ,“礼”“法”是两个基本范畴 ,而李觏关于“礼”“法”的理论与现代社会综合治理中的软规范和硬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汤显祖的“至情说”和“灵气说”
再
评价:兼与袁宏道的“性灵说
作者:
徐国华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至情
灵气
袁宏道
性灵
描述:
“情”和“灵”是汤显祖文学思想中两个重要范畴。在汤显祖的文艺理论体系中,如果说“情”是文艺的基础,那么“灵”就是文艺的生机。袁宏道的“性灵说”在文学思想上通向汤显祖的“至情说”和“灵气说”,与此相对应,抒写疏脱自适的性情和表现若有若无的生命境界是汤袁文学创作中较为显著的两个共同特征。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