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37)
报纸(134)
学位论文(30)
会议论文(20)
图书(1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00)
地方文献 (100)
宗教集要 (19)
非遗保护 (6)
地方风物 (3)
才乡教育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3(52)
2000(24)
1997(35)
1992(17)
1991(20)
1990(21)
1987(22)
1982(10)
1962(1)
按来源分组
文献(28)
社会科学战线(7)
古汉语研究(4)
中华文化论坛(3)
读书杂志(2)
敦煌研究(2)
东南文化(2)
安康日报(1)
教学与研究(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
《京本通俗小说》——兼与苏兴同志商榷
作者:聂恩彦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俗小说  话本小说  王安石变法  宋人话本    冯梦龙  作品  古典小说    社会科学 
描述:于这两篇话
释“弹”
作者:王学奇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令  轻弹  乐府  “吹”  张可久  无名氏  床帐  珠泪  牡丹亭 
描述: 我在《中国语文》84年第5期上发表了《释“弹”》一篇短文,意有未尽,故在这里,联系逻辑和修辞,进一步深入挖掘“弹”字的含义,又得以下数种。例如: 《西厢记》三本二折[中吕粉蝶儿]:“比及将暖帐轻弹,先揭起这红梅罗软帘偷看。”
论王安石变法-王安石逝世九百周年
作者:漆侠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役制  王安石变法  差役法  熙宁  宋仁宗  《宋会要辑稿》  自耕农  免役法  食货  宋神宗 
描述:功的地方,还是失败的地方,都足以垂鉴后世,给人们以启发,因而是值得研究和一写的.至于近几年有关王安石变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将另文探讨,这里就不加涉及了.
“阳燧”
作者:乔国良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阳燧    《周礼》  取水  次摆  飞火  凹球面镜  钻木  王充  工记》 
描述:现代科技的发展与普及,使得利用电子设备取火,利用太阳能取热,都已成为现实,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时候,你还记得那古老的阳燧吗?正是它,使人类第—次摆脱了钻木、击燧取火的窘境,开创了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先河!
“读为、读曰”
作者:宋秀丽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假借字  周礼  古今字  术语  段玉裁  工记  说文解字  训话  训释  郑玄 
描述:、读曰,三曰当为。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读为、读曰者,易其字也,易之以音相近之字,故为变化之词。比方主乎同,音同而义可推也;变化主乎
《宣和画谱》的作者及其他
作者:陈传席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宣和  宋徽宗  蔡京  王安石  山水画家  研究家  作者问题  叙述  官修  丘壑 
描述:亲撰,但编于徽宗宣和年间,且为官修(或半官修),不能不考虑徽宗的旨意。元人袁桷的《清容居士集》卷四十五《惠崇小景》条下有谓
阉宦源
作者:毕英春  来源:丽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阉宦  阉人  《周礼正义》  宦官制度  小臣  《周礼》  女奴隶  郑注  王宫  王后 
描述:胎一经坠地,进而形成宦官制度后,对封建政治就起着重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要研究中国的封建社会,就离不开宦官的影子,就必须要研究各个时期宦官的种种表现。而要研究宦官
王安石故居
作者:徐宜良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临川  上池  王氏  故居  荆国  江宁  金峰  金溪县  世系图 
描述:围绕“王安石故居究竟在何处”这一问题,便有了争议。时有人撰
论文艺批评的一种方法--读《谈艺录》(补订本)
作者:郑朝宗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谈艺录  补订  四十年  王安石  黄庭坚  批评方法  物不迁  论诗  王士祯  元好问 
描述:亭!”一部著作,从初版到修订,经历了四十年的间隔,其作者的思想、学问、见解不可能没有较大
《古今典籍聚散》漫谈
作者:吴华  来源:图书馆学研究(长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籍  陈登原  图书  科学方法研究  封建社会  胡应麟  商务印书馆  政治  著作  藏书家 
描述:会通》,对典籍聚散问题稍有涉猎,可以说在陈登原以前,没有人系统全面地探讨过典籍聚敞这个问题。《聚散》则填补了这个空白,陈氏是在博览群书,纵观古今,广泛摘引的基础上撰成这部著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