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84)
报纸(139)
会议论文(5)
学位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13)
地方风物 (8)
地方文献 (7)
宗教集要 (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108)
2012(19)
2011(22)
2009(15)
2008(13)
2007(11)
2002(4)
1998(9)
1997(4)
1995(5)
按来源分组
科学养生(5)
家庭医学杂志(3)
中医文献杂志(3)
河南中医(2)
四川中医杂志(2)
江西中医药杂志(2)
祝您健康(1)
辽宁中医杂志(1)
民主(1)
健康世界(1)
龚廷贤老年养生观简述
作者:濮正琪  来源:江西中医药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养生  养生  龚廷贤  龚廷贤 
描述:,两肾之间,白膜之内,一点动气,大如箸头,鼓舞变化,开阖遍身,熏蒸三焦,腐化水谷,外御六淫,内当万应。”他认为两肾之间的动气为人身一息真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如果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保护肾间之动气,而是色欲过度,肆意损耗,“所虑昼夜无停,八面受攻,由是神随物化,气逐神消,荣卫告衰,七窍反常。”人体就会由壮而衰,出现一系列老化的征象。如:“啼号无泪,笑如雨流,鼻不嚏而涕,耳无声蝉鸣,吃食口干,寐则涎溢,溲不利而自遗,便不通而或泄。”当元阳亏损,阳损及阴,随之还会出现“真阴妄行,脉络疏涩,昼则对人瞌睡,夜则独卧惺惺。”的表现。说明肾之真阴真阳衰微是导致衰老的关键因素。此外,龚氏认为人的衰老还与内伤脾胃有关。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强健则气血生化有源。如果不加保护,饮食失调损伤脾胃,就会加速人体的衰老。他说:“咨口腹之欲,...
午睡养生
作者:王祖远  来源:祝您健康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午睡  养生  周公  宋代诗人  工作效率  唐代诗人  南宋诗人  白居易  王安石  习惯 
描述:纸屏瓦枕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宋代诗人蔡确的这首午睡诗,意境幽美,情致高雅,道出了午睡之乐的真谛。
江西临川言中的语气词
作者:梅淑娥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方言  语气词 
描述:江西临川言中的语气词
“有数儿”的李纪
作者:徐少义 黄英姿  来源:中国城乡金融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有数儿”的李纪
牡丹盛开时 玉簪定情
作者:杨江波  来源:现代苏州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艺术中心  科技文化  白先勇  昆剧  出新  排练 
描述:牡丹已经盛开得那么好了,我们的玉簪有迹可循。
浅论言对抚州采茶戏腔调、唱词、韵白的影响
作者:黄建荣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采茶戏  采茶戏  腔调  腔调  抚州  抚州  方言  方言  唱词  唱词  韵白  韵白  地方戏曲  地方戏曲  戏曲界  戏曲界 
描述:方言的运用是地方戏曲的重要特点之一,但这一运用对地方戏的腔调、唱词、韵白到底有多大的影响,目前戏曲界的专题研究还不多见。本文拟以抚州采茶戏为例,对此作一简要论述。
这方,有人《信了你的邪》! 那,谁人《黄鹤楼上看翻船》?
作者:暂无 来源:楚天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何君辉)继《活到就要活快活》、《杠上开花》之后,“快活里”又将玩出大动作!昨日,武汉说唱团宣布,该团打造的系列贺岁喜剧第三部《信了你的邪》,将于12月7日在武汉剧院首演,执导该剧的正是国内著名喜剧导演娄迺鸣。田克兢:信了你的邪自2005年开始,武汉说唱团致力于每年打造一部大型方言喜剧为观众贺岁
沈凤阁教授膏医案3则
作者:许冠恒黄华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沈凤阁教授膏医案3则 □ 许冠恒 黄 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沈凤阁教授,行医、从教60余载,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善治疑难杂病。每值冬令进补之时,病家屡邀沈师开膏调治,而获良效。兹
以智和揭暄对“光肥影瘦”说的论证
作者:付邦红  来源:自然辩证法通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物理学史  中国物理学史  光肥影瘦  光肥影瘦  实验  实验  论证  论证 
描述:文章分析了以智和揭暄对光肥影瘦说的实验验证和理论论证。其论证反映以智的光肥影瘦概念实由光肥和影瘦两个子概念构成。揭二人的论证从内容到方法上均具有重要意义,其理论上的创新精神也值得关注。
王烈治疗小儿脾胃常见病证的用选要
作者:夏光欣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烈  小儿  脾胃病 
描述:。按语:厌食又名恶食。王老积多年经验提出,小儿厌食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食纳减少,病初在胃,久则伤脾。饮食无节,克伐胃气,胃气受伤,机能被抑,受纳无主而厌食,故治之应开胃醒脾。中用佛手、香橼、石菖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