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人头地”的典故
-
作者:闻史 来源:共产党员: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人头地 典故 北宋文学 欧阳修 苏轼 华丽 曾巩
-
描述: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时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最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
-
漫话典故
-
作者:马君骅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故 滕王阁 文献记载 故事 后汉书 左传 错别字 王安石 公元前 至德
-
描述:1.远在公元前527年的春秋中期,周景王批评晋国副使籍谈不了解自己祖先的典制故实时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左传·昭公十五年》)这个典即指典故,是典故之典最早的文献记载。往后,《后汉书
-
关于“药店”由来的小典故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医药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药店 典故 王安石 自然灾害 中医史 变法
-
描述:变法期间,各地曾多次发生自然灾害。他虽然表示"夭变不足畏",但看到那么多病人痛苦的样子,常常深感不安。尤其是当他得知病者缺医少药,有些人又乘机制造和贩卖假药时,更是百感交集。这时,有人提出建议
-
关于理解诗词典故的几个问题
-
作者:贾根生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故 王安石 李商隐 《史记·项羽本纪》 共产党 国民党 汉文帝 司马相如 唐代诗人 蒋介石
-
描述:关于理解诗词典故的几个问题
-
写作典故三辨
-
作者:周探科 来源:写作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故 写作原理 写作教学 王安石 学习者 辨析 经史典籍 教学资料 辨真伪 苏东坡
-
描述:险。对这些五花八门的写作典故进行辨析,首先要辨真伪。我们通常并不把典故当史料来看待与要
-
诗词典故例释(四)
-
作者:彭庆生 曲令启 来源:科技潮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商隐 典故 诗词 牛郎织女 爱情 南朝乐府 例释 朝云 晏几道 永恒主题
-
描述: 爱情和婚姻,无疑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之一。在我国古典文学中,歌唱爱情和婚姻的诗词极多,这方面的典故也十分丰富。我们从中选择了一部分较常用的、影响较大的典故,分两次向读背介绍。 (一)牛郎织女
-
汉文化典故的英译策略——以《牡丹亭》英译本为例
-
作者:尚永芳 杜丽娟 来源: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文化词 汉文化词 典故 典故 《牡丹亭》 《牡丹亭》 英译 英译 策略 策略 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
-
描述:结合汪榕培先生的《牡丹亭》英译本,以其对具有特定汉文化词及典故的处理为例,分析了英译汉文化词及典故的三种策略:意译、音译、直译。
-
赏典故寓言 析深邃哲理(一)
-
作者:牛致远 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沙丁鱼 苏轼 普遍联系 黄鳝 典故 寓言 鲶鱼 泥鳅 事物的本质
-
描述:一、沙丁鱼怎么不死了?笔者曾在《解放日报》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挪威的海域中盛产沙丁鱼。捕鱼的人们都希望带回岸上的沙丁鱼依然活蹦乱跳,因为活鱼能卖上好价钱。但是,当满载的渔船返航时,沙丁鱼挤压在一起,却变成了一条条翻白眼的死鱼。只有一位老渔民运回的沙丁...
-
赏古诗典故析深邃哲理
-
作者:牛致远 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达·芬奇 欧阳修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典故 间接经验 王清任 古诗 饮食口味
-
描述:赏古诗典故析深邃哲理牛致远●拈来古诗话哲理1.“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琴诗》)苏轼的这首诗用比喻的艺术手法,形象地阐述了以下哲理:(1)诗人围绕
-
怎样对待诗歌鉴赏题中对典故的考查
-
作者:薛吉辰 来源:考试(高考文科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鉴赏题 典故 化用 表达 杜牧 简析 王安石 历史故事 扬州 陶渊明
-
描述:【经典试题】人月圆(金)吴激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请简要赏析这篇作品的表现手法。(2007年浙江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