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情理兼包,圆融观照:晏殊《浣溪沙》理性情致剖析
作者:陈连林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圆融  圆融  晏殊词  晏殊词  观照  观照  浣溪沙  浣溪沙  理性情感  理性情感  温庭筠  温庭筠  言志抒情  言志抒情  价值体现  价值体现  李煜  李煜  修养  修养 
描述:理性,有圆融的观照之趣,这也是晏殊词的价值体现之一。
为爱而死的朱丽叶和为爱复苏的杜娘──中外名著为爱殉情的
作者:杨兆秀 左春艳  来源: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朱丽叶  汤显祖   
描述:朱丽叶与杜娘都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是反封建、争取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光辉典型;她们的爱情悲剧既有同情,又有殊异性。
试析洞山禅法的圆融(上)
作者:企愚  来源:上海佛教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教  禅宗  曹洞宗 
描述:试析洞山禅法的圆融(上)
论晏殊的儒道冲突与圆融境界
作者:李万堡  来源: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儒道冲突  人生境界 
描述:之中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则主要表现在儒道之间,于是他在行动上就常表现为跋前踬后,在艺术上则藏锋隐智惟说气象。
论晏殊词之圆融旷达的理性观照
作者:李茜茜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圆融旷达  理性观照 
描述:晏殊词在伤春怨别的情绪之中表现出圆融旷达的理性观照,它的这一特质的矛盾成因,及其艺术营构,一是以娓娓道来的叙述特质,二是利用结句打破时空叙述模式和切断情感流程来实现,皆显示了晏殊词在词作发展历程中
交响艺术史
作者:军驰  来源: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交响曲  音乐史  高等学校  教材 
描述:交响艺术史
一“”通点金成铁
作者:暂无 来源:满分作文: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黄庭坚  诗坛  绝句 
描述: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佳句。一时轰动诗坛。传为绝唱。 王安石也很喜欢这两句诗,只是觉得还不够味,于是在自己写的《钟山绝句》中,袭用了下旬,并把它改成“一鸟不鸣山更幽”。改完以后,自己觉得挺得意,可是却被他的好朋友黄庭坚说成是“点金成铁”了。
“纯情”诗人与“理性”诗人:读叶嘉莹《大晏词的赏析》
作者:章淑珍  来源:长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叶嘉莹  理性  晏殊  圆融  李煜  赏析  词作  浣溪沙  成功与失败  观照 
描述:叶嘉莹先生在《大晏词的赏析》一文中,评说大晏词的伊始,就将大晏定义为一名"理性"的诗人,原因是其圆融平静的风格和他富贵显达的身世。"诗人的性格约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成功的类型;而另一种则是属于
洞山良价与曹山本寂
作者:王学信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师  学人  具足戒  禅修  泉州  圆融  禅法  出家  士子  黄氏 
描述:抚州曹山本寂禅师,泉州莆田黄氏子,少业儒,习读九经。"其邑唐季多衣冠士子侨寓,儒风振起,号小稷下焉"。本寂"少染鲁风,率多强学,自尔淳粹独凝,道性天发"。十九岁往福州灵石出家为沙弥,二十五岁受具足戒,为受戒比丘,"举措威仪皆如旧习,便云游方外"。其间闻洞山良价盛名,遂往洞山参谒良价。
经国治民之《周礼》与中国文化
作者:郝铁川  来源:河南大学出版社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经国治民之《周礼》与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