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教师应是“人师”与“经师”的合一
作者:林毓泉  来源:四川教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师  人民教师  徐特立  思想素质  科学知识  合一  模范人物  学问  要求  育人 
描述: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在谈及对人民教师的要求时指出: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也是一个有学问
好媳妇王英 家人高兴我就幸福
作者:   来源:渭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李 王英,今年28岁,家住潼关县桐峪镇李家村七组。家中共有7口人,爷爷、奶奶、公公、婆婆、丈夫、儿子。爷爷和奶奶如今已是年过八旬的老人,并且都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失去了劳动能力。婆婆
陆九渊论教化方法与途径
作者:王静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教化  士人   
描述:陆九渊作为南宋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其德育思想非常丰富,但目前学术界对他的德育方法即道德教化的方法和途径却研究不足,文章将试图在这方面作一尝试,以期丰富对他的研究。[著者文摘]
捷报频传 庄群 吴会明 张仁寿 詹国 陈茂军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及江西省黎川县。(庄群) 集美:12日,厦门集美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建设正式启动,将通过
陆九渊的教化途径与方法
作者:王静  来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教化  士人    教化 
描述:BA联盟对球员薪酬管理机制,借鉴其工资帽的作用,结合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薪酬管理的现状,为我国中超俱乐部球员薪酬管理提出相应的建议。
身心合一欢乐进餐
作者:暂无 来源:心理保健医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进餐  欢乐  饮食方法  《周礼》 
描述:很多人在悲伤的时候喜欢大吃,这是不正确的饮食方法。自古以来,人们就提倡“欢乐饮食”,即进餐时要保持乐观舒畅的心情。宋代刘词在养生专著《混俗颐生录》中说的“脾好音乐,丝竹才闻脾磨”,即《周礼》云“乐以侑食”,即是提倡一种“在欢乐气氛下进餐”的观念。
陆九渊“易简工夫”思想研究
作者:芦莎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易简工夫  支离  合一  分二  剥落 
描述:理学,分庭抗礼,学术辩论之激烈,为春秋战国时代以后所仅见。在这两方面陆九渊的表现均极为突出,对此后的中国哲学有深远的影响。 陆九渊生活在南宋时期,南宋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学术繁荣时期,学术繁荣的标志是学派林立,人才辈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宋代的这种百家争鸣局面,是此前的汉唐所不能比拟的,之后的明代也不能望其项背的,只有先秦才可与其相比。其中,朱熹的“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是儒家的两大派别,两家学派的争鸣贯穿着整个宋明时期的思想界。在南宋初期,朱熹宣扬“理”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主张多多读书,“泛观博览”,以为必须如此才能达到对“天理”的认识。他的理论比较曲折复杂,方法比较繁琐。陆九渊嫌朱熹的学说太复杂太繁琐,于是提出了一个简单而干脆的办法。他认为,“心即理”,因此不必多向外求,只要“保吾心之良”,也就达到了最高的道德原则——“理”,于是就成就了他的“易简工夫”思想。 1175年的“鹅湖之会”使陆九渊和朱熹的辩论达到顶峰,在此他也写出了“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的诗句,一方面称赞了自己,一方面讥讽了朱熹。此后朱陆异同的争辩,历经了元、明、清数代,成为了中国学术史,哲学史上“数百年未了底大公案”,可以看到其影响之久远。其实,作为两位儒学大家他们的思想各有千秋,他们的辩论也难分胜负。后来的黄宗羲总结说:“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不和,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原无有背于圣人。”所以朱陆两派思想的相对相补推动着宋明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也是研究“易简工夫”思想的意义所在。
杂谈:教师应是"入师"与"经师"的合一
作者:林毓泉  来源:四川教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杂谈:教师应是"入师"与"经师"的合一
儒道合一:王安石学派的庄子学及其影响
作者:李波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庄子  庄子  王安石  王安石  儒道合一  儒道合一 
描述:王安石学派是庄学史上特有的治《庄》群体。此派自觉地以王安石为宗,在王安石庄子学儒学化倾向的基础上,表现出了鲜明的儒学化特色。他们彻底消解了庄子与儒家的对立,合儒道两家为一。这种以儒解庄的方法,使后世对《庄子》阐释的儒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北宋的厢制度
作者:张德宗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王朝  藩镇割据  资治通鉴  军队  统治者  唐末五代  京师  王应麟  文献通考  公元 
描述:,其厢使掌城郭烟火之事,而军旅渐有厢军之名。……(宋兴),而天下镇通谓之厢军。北宋立国之后,为了防止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拥兵自重故态复萌,对藩镇之兵进行了拣选。精兵悍卒,选送京师,组建成禁兵。地方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