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炳《绿牡丹》中净丑角色的喜剧价值
-
作者:卢旭 来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 《绿牡丹》 净丑 喜剧
-
描述:明末剧作家吴炳创作的著名喜剧传奇《绿牡丹》,其中作为喜剧性人物的不学无术、鄙陋奸邪的纨绔子弟柳五柳和车尚公分别由净、丑饰演,通过分析他们自身言行的喜剧性矛盾,机械的思想行为与变化了的环境的矛盾
-
大学理应是一个发源地
-
作者:罗峰 徐德彬 向传刚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 求知 真理 进步 发源地
-
描述: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财富,充实又有意义的懂得人生的价值.
-
楚简书法的笔法与体势——答刘绍刚先生
-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浙大简“以”
浙大简“如”
郭店简“以”
郭店简“如”
(蚕头)
(“燕尾”)
刘绍刚先生对笔者《浙大藏简辨伪
-
刘绍铭:民国香火
-
作者:刘绍铭 来源:时代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债主临门拿不到钱就是骂街,难受的是你只能挨骂而不许还口。身为老大的陈之藩着实忍不下去了,跟弟弟商量,决定到街头卖对子。他们分工合作,老大跟大妹到外边去干活,弟弟跟小妹留在家“搪账”。弟弟还是个十岁不足的孩子。 “对子”应该是广东人说的“挥春”。制作对子需要纸张和笔墨。他们没有这个钱,只好把母亲出嫁时的一个毯子拿到当铺去押了。大哥写了好些像“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这类可以应付任何神祇的对联,果然生意不俗。卖一点钱,妹妹就拿回家去搪一点债。在冰天雪地的故都街头,“我们俩全冻得淌鼻涕,流眼泪的。袖子是涂抹成层的鼻涕,脸上是一块一片的墨迹。” 1947年,陈之藩是北洋大学电机系二年级学生,两年毕业后就可以扶困居北平八年“已吃到山穷水尽”的父亲一把。但这位电机系学生“忽然”对哲学发生兴趣,考上了清华大学哲学系。
-
杨志坚要求国家开放大学在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 社会建设 人民大会堂 终身学习 办学理念 学习型 多样化 国际化
-
描述:本报讯7月31日,国家开放大学在人民大会堂正式揭牌成立。国家开大校长杨志坚在讲话中要求国家开大在四个方面进行探索:第一,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探索建设一所面向全体社会成员
-
我市企业家刘绍喜随国家领导人出访美国
-
作者:暂无 来源:汕头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13日下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抵达华盛顿开始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随同习近平副主席访美并一同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的中国企业家共12位,其中包括我市著名企业家、宜华集团董事长刘绍喜。刘绍喜
-
刘绍铭:闲话闲适(上)
-
作者:刘绍铭 来源:时代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天已成历史的记忆。有些还可以在中学生的课本中听到回响,如朱自清的《背影》,或俞平伯的《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但我们今天的“小读者”,再也不会有耐心去听冰心的《病榻呓语》了。许地山的散文有鲜明的淑世意识,可惜文字古板无味。梁遇春小品深得19世纪英国familiar essay神髓,有望成大家,只恨天不假年,二十六岁青青的年纪就逝世。 五六十年前的散文,今天还耐读的应该是鲁迅的杂文和周作人的随笔。所谓“耐读”就是文字和内容经得起一看再看。譬如说鲁迅给香港青年讲的话《老调子已经唱完》,今天听来依然有“警世通言”的味道。他说: 老调子将中国唱完,完了好几次,而它却仍然可以唱下去。因此就发生一点小议论。有人说:“可见中国的老调子实在好,正不妨唱下去。试看元朝的蒙古人,清朝的满洲人,不是都被我们同化了么?照此看来,则将来无论何国,中国都会这样地将他们同化的。
-
吴宣恭教授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研究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政治经济学研究 博士生导师 厦门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1951年 经济研究所
-
描述:关宣恭,1930年生于福建晋江。195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并留校任教,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班。1985年被聘为教授,1986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曾任厦门大学经济
-
从《答吕姜山》《与丁长孺》看汤显祖小品文的美学特色
-
作者:刘英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小品 汤显祖小品文 历史文化背景 创作审美特色
-
描述:小品发展至晚明而趋于极盛,呈现出了崭新而鲜明的审美特质。作为晚明小品创作繁盛时期的一朵奇葩,汤显祖的小品文是其文学主张的积极创作实践,有着鲜明的美学特质和独树一帜的真、灵特色。
-
刘绍能教授辨治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
作者:王靖思 刘绍能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辨证治疗 专家经验
-
描述:逆、制酸抗损的药物,以消除胃酸对食管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