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61)
期刊文章(4404)
会议论文(78)
图书(4)
学位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830)
地方文献 (18)
才乡教育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5469)
2013(212)
2012(268)
2011(257)
2010(226)
2009(220)
2008(243)
2006(182)
2005(190)
2002(134)
按来源分组
人民教育(7)
世界知识(5)
浙江教育科学(5)
教育科学论坛(4)
中国学校体育(4)
中国西部(3)
美术研究(1)
文史博览(文史)(1)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好家长(1)
公开课应是质朴”与“灵动”的对话——从江苏省体育教学能手
作者:陆生宁  来源:中国学校体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体育公开课  教学能手  江苏省  比赛  质朴  对话  体育教师  小学体育 
描述:公开课应是质朴”与“灵动”的对话——从江苏省体育教学能手
公开课应是质朴”与“灵动”的对话
作者:陆生宁  来源:中国学校体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公开课应是质朴”与“灵动”的对话
公开课应是“常态课”:真实、自然、创设情境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开课  公开课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常态  常态  听课者  听课者  教学  教学 
描述:公开课到底怎么上,又该如何评价一堂公开课?网友ybmath指出:公开课的教学让听课者感到了深深的不安,为何不安?罪状如下:
锤炼词句,让语言更灵动
作者:冯述田  来源:好家长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语言  灵动  动词  阳光  句式  自行车  词句  词语  选择 
描述:【一技】讲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故事:王安石写过一首题名《泊船瓜洲》的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第三句那个"绿"字,使全诗增色不少。王安石在写诗时,一开始写出了"春风又到江南岸"的诗句,然后觉得其中的"到"
教师对话:不应是一个尴尬的话题
作者:杜文军 罗永辉  来源:浙江教育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专业  对话  尴尬  学校文化  教学经验  文化差异  利益关系  十字路口  个性化  实中 
描述:而使其在现实中处于尴尬的十字路口。
校长,应是学校之魂——与张家港高级中学校长高万祥对话
作者:姜广平  来源:教育科学论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长  高级中学  学校  《教师之友》  采访  对话  委托  张家港 
描述:高万祥: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苏州市首届名校长,苏州市首批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江苏省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现任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董事长、校长兼书记。
“法国仍应是连接中国与欧洲的桥梁”——对话法国前总理拉法兰
作者:车耳 徐波 拉法兰  来源:世界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前总理  中国  法国  拉法  对话  桥梁  欧洲  连接 
描述:他三次在关键时刻表达对中国的支持:一是2003年4月25日,正值中国非典期间,他作为法国总理坚持按原计划访问了中国,并对媒体说,在责任面前,他不当逃兵,这个责任就是加强法中合作,在中国遇到困
“美丽大学”应是灵魂对话之地:访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
作者:张筠 徐幸平  来源:中国西部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精神  党委副书记  对话  灵魂  张斌  教授  共同理想 
描述:“美丽大学应该是魅力大学,应是师生与学校灵魂对话的地方。美丽大学必须是传承与创新片举,用校史文化濡染师生心灵,凝炼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精神,找准弘扬社会土义共同理想的载体。”一落座,张斌便阐释
再谈疑案“莫须有”:“莫须有”应是“恐怕有”
作者:张贵民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莫须有  应是  恐怕有 
描述:景,充分考虑语义流变,动态分析前因后果,认为“莫须有”一词的初始含义应是“恐怕有”,同时对“岳飞之死”整个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司马光与宋神宗的三次对话
作者:吕传彬  来源:文史博览(文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中国历史  资治通鉴  对话  政治家  北宋历史  吕惠卿  编年体 
描述:又是怎么处理这两位爱臣之间的矛盾的呢?与宋神宗谈话时,司马光又是怎样议论王安石的呢?为了排斥政敌,他会奴颜媚骨地刻意去讨好皇上吗?日本东京内阁文库现存唯一的孤本《司马温公全集》,其中收录的司马光作品《手录》中记载了他与宋神宗的谈话,从中我们可以真切地了解到宋朝皇帝是怎样和大臣议政的,也可以体味到宋神宗与司马光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君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