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中相山元古宙斜长角闪岩的矿物学、岩石学特征及同位素地球化
-
作者:胡恭任 章邦桐 王湘云 来源:地球化学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斜长角闪岩 斜长角闪岩 矿物学 矿物学 岩石学 岩石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元古宙岛弧 元古宙岛弧 赣中 赣中
-
描述:件为550℃±,0.69Gpa±。根据斜长角闪岩原岩的形成年龄(1113Ma)及变质年龄值(726.6Ma)结合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确认赣中相山地区存在元古宙岛弧。
-
江西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矿物学特征研究及其示踪意义
-
作者:范洪海 汪相 王德滋 刘昌实 来源:矿物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侵入杂岩 矿物学 闪长质包体 继承锆石 火山塌陷构造 江西相山 黑云母 花岗闪长斑岩 流纹英安岩 成岩物质来源
-
描述:江西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矿物学特征研究及其示踪意义
-
王雱《庄子》性新论研究
-
作者:刘宣如 刘飞 来源: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雱 性 杂说
-
描述:本文在把握王雱新学的政治性学术思维前提下,对王雱以新学政治研究思维解读《庄子》而形成迥异独特的性学哲学核心展开研究,内容包括王雱性新论的深层起源、内部“性”、“天道”、“圣人”结构以及性新论的指导下
-
《论语》中两个“性”字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
作者:曾海龙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 是其所是之性 是其应是之性 成人之道 成圣之道
-
描述: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即是一完整的成德进路。这一进路中,从学到立达至不惑是成人之道,而知天命以后则是成圣之道了。
-
道、德、性:认识论视域下陈景元哲学的三重境界
-
作者:代玉民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认识论 道 德 性 气
-
描述:,通过“气”贯通为一“冲和”整体,落实于“治身”、“治天下”的实践中.
-
我国近现代矿物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作者:崔云昊 来源:中国地质教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矿物学 产生与发展 矿物岩石学 地质学 地质系 理科 光性矿物学 系主任 中华民国 王烈
-
描述:三、民国初到抗日战争前的矿物学教育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日本教习包揽中国教育的现实,引起其他国家的注意,特别是二十世纪十年代以后,欧美各国对中国虎视眈眈,帝国主义试图用武力破坏列强之间平衡
-
陆九渊“心”范畴研究
-
作者:王斯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 性 理
-
描述:释,“心”与“性”、“理”等概念的关联,对陆九渊心学思想作较为系统的梳理。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主体部分共三章。第一章对陆九渊心范畴的理论来源作了论述,说明陆九渊心范畴与南宋时期儒佛两家相关理论的关系
-
试论《南华真经新传》中的创新追求
-
作者:刘宣如 焦绪霞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雱 《南华真经新传》 新传 性
-
描述:从开篇出新、题解创新、制名新异、暗驳陈说等几个方面阐述王雱《南华真经新传》的创新层面,并以严谨的逻辑思路剖析了王雱在政治历史使命下对《庄子》道儒圆通、一道德、性释政治等几个方面的深层次创新及其原因。
-
相山铀矿田煌斑岩脉的特征及意义
-
作者:张树明 汤琳 饶泽煌 谢国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铀矿床 成分分析 煌斑岩脉 地质构造 矿物学 地球化学
-
描述:方面土体了其研究意义。
-
摒弃现实 追寻梦幻——论晚明语境中汤显祖对梦幻观的改造与
-
作者:薛海燕 来源:昆明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 现实 梦幻观 性 情
-
描述:汤显祖及其写“梦”的重要剧作历来受到重视 ,但汤氏本人对“梦”的独特看法和观念与其剧作的相关性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把汤氏的有关观点放入晚明思想与历史语境中作出分析 ,以阐明其弃现实、追梦幻的基本梦幻观 ,及其对既有价值观的改造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