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略论先秦的三次发展
作者:黄辉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先秦  周礼  孔子  荀子 
描述:社会的不断发展相适应。此后,先秦中“、仁、法”三者合一的治理模式基本上为历代所采用,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撇除历史的印迹,先秦发展的精神及其对法律道德的认识对于我们当代构建和谐社会
先秦研究的创新之作——评《晚周礼的文质论》
作者:姚才刚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周礼的文质论》  人文学科  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  秩序意识  礼仪规范  中国 
描述:先秦研究的创新之作——评《晚周礼的文质论》
”“乐”闲话
作者:杨会青  来源:中国科学教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诗经》  礼仪  音乐  鼓乐  “乐”    闲话 
描述:本文阐述了我国“”“乐”的历史文化,论述了“”“乐”的意义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一、《周礼》中的“”“乐”;二、《诗经》中的“”“乐”;三、平民的“”“乐”;四、流失的“”“乐
研究的拓展与深化——读《晚周礼的文质论》
作者:黄黎星  来源:出版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拓展  中华文化  博士  准确  称谓  时期  目光  文质  周礼  睿智 
描述:"礼仪之邦",向来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 称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梅珍生 博士的新著《晚周礼的文质论》,将睿智的目光 投注于晚周时期,从"文"与"质"这对基本范畴 入手,对晚周礼思想
与宗教学研究的融通——邹昌林新著《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研究
作者:吴树勤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宗教学  邹昌林  《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研究》  《周礼》  书评 
描述:邹昌林先生新著《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研究》以《周礼》为主要研究对象。他择取宗教学研究与研究相结合的学术新视野,从文化源头上对中国古代国家宗教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研究。他的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探讨我国
《周礼》荒政思想试论
作者:王文涛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秦  《周礼》  荒政思想 
描述:先秦时期,我国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荒政思想。《周礼》中列举的12 种救荒措施和6 种济贫措施,是先秦时期防灾、救灾经验的总结,也基本上包括了后世救灾赈济的主要措施,其影响十分深远,值得认真研究。
重新认识儒家的“大同”思想
作者:王力军 徐小文  来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儒学  大同理想 
描述:儒家主張以禮治國,而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孔子論及“大同、小康”理想社會。兩千五百年後,大同社會乃是今人的追求。
先秦音乐史 (修订版)
作者:李纯一  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先秦时代 
描述:先秦音乐史 (修订版)
试论周代的文化的精神本质
作者:曹颂今  来源: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文化  特徵 
描述:簡要介紹了周代的禮文化産生的歷史背景,分析了周禮的基本內容和周禮産生的社會、文化基礎,以及周代禮文化的精神本質及歷史地位。
贵有疑”的精髓
作者:肖川  来源:中学生百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发现问题  认知冲突  学习者  爱因斯坦  培养学生  数学  陆九渊  教学  认知结构  思考习惯 
描述:贵有疑”,古人多有论述。宋代大儒朱熹就曾说:“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更是精辟:“为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