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34)
学位论文
(12)
图书
(7)
报纸
(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1)
地方文献
(4)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
(8)
2013
(7)
2012
(8)
2011
(5)
2009
(9)
1999
(10)
1997
(9)
1986
(2)
1985
(2)
1983
(1)
按来源分组
文献
(12)
宋代文化研究
(7)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1)
文物
(1)
孝感学院学报
(1)
浙江社会科学
(1)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周礼
孔子
先秦
商周时代
音乐学
音乐史
创作观念
唐英
《明儒学案》
名物
墓葬
刘绍棠
契约文书
奴隶
晏殊
八股文
版本
水利工程
干肉
空首
监察制度
司寇
奴隶制国家
先秦时期
塔里木盆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古代农业
史学思想
名相
书札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先秦文献】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先秦
车舆说略
作者:
吴土法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秦
车舆
周礼
描述:
的。
先秦
食物的贮存
作者:
杨钊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贮藏食物
保藏方法
谷物
干肉
《周礼》
蔬菜
地下建筑
加工保藏
郑玄注
历史研究
描述:
先秦
食物的贮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杨钊一、食物的贮藏原始社会时期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经营农业。农业生产是季节性的,一个季节所得的粮食,是不能在极短时期内消费完的,而且要用以维持数月,一年或更长
先秦
货币二考
作者:
白秦川
来源:
历史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秦
货币
《周礼》
货币史
空首
《孟子》
王莽改制
春秋战国时期
《管子》
《荀子》
金属铸币
描述:
先秦
货币二考白秦川一、朋无定数商周时期,以贝为货币。货币要有单位,贝的单位是什么呢?王毓铨先生在《我国货币的起源和发展》一书中说:“当作货币用的贝,在使用上有三种计算法,按数目,按重量,或按‘朋
先秦
儒家商业观探索
作者:
王善禄
来源:
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十三经注疏》
影印本
先秦
儒家
《荀子集解》
中华书局
《孟子正义》
商业观
《史记》
《汉书》
《周礼》
描述:
先秦
儒家商业观探索王善禄在史学界,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儒家思想重农抑商。事实并非如此,笔者认为,至少在
先秦
儒家思想中,商业与农业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一、商同农一样,是人类全部生活需求中不可缺少
先秦
社会的巫、巫术与祭祀
作者:
许兆昌
来源:
史学集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秦
社会
先秦
时期
巫术行为
《周礼
行为方式
本质特征
宗教形态
巫文化
左传
献祭
描述:
祀文化看成可以截然划分的两个文化发展的阶段。
批评古人应有的放矢
作者:
吴小如
来源:
书城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迁
孟尝君
史记
批评
王安石
古人
缺点
先秦
作者
文章
描述:
近来读了两篇批评古人的文章。一篇载于1996年11月11日济南日报,题为《之瑕》,指出司马迁的《史记》有五个缺点。缺点之一,认为《史记》记汉事详而记
先秦
事太略,说它是一部头小肚小腿小而脚特大的畸形
《天问》作为一部巫史
文献
作者:
过常宝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问》
左史倚相
屈原贾生列传
巫史传统
三闾大夫
宗教
文献
《周礼》
易洛魁人
左徒
楚辞学
描述:
《天问》作为一部巫史
文献
过常宝一《天问》是楚辞中最奇特的一部作品。就其形式而言,它以四字句为主,而篇幅冗长,内容驳杂,又远非句式相似的《诗经》可以比拟,尤其是它一问到底的表达形式,更是十分罕见。王逸
编插句式的解析与古代
文献
的解读
作者:
彭占清
来源:
古汉语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编插句式
古代
文献
合用成分
句法结构
内部结构关系
有国有家者
句法模式
语言能力
线性结构观念
《周礼注》
描述:
编插句式的解析与古代
文献
的解读彭占清一序说编插句式是一种平面网络式的句法结构样式。由于它超越了在语法研究领域一贯占据支配地位的线性结构观念,所以至今还没有哪一种语法体系能够把它包纳进去
先秦
仁学与宋代理学——兼论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
孙以楷
陆建华
来源:
江淮论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理学
气质之性
儒学发展
陆九渊
孟子
人性论
仁学
由天而人
本体论
性与天道
描述:
一二年,虢史语),则昭示人类意识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人不再以天帝鬼神为活动中心,从此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前台。这样,哲学最终挣脱神学脐带,叫开生命之门。中国哲学直接诞生于“乱世”。“天道远,人道逸”以左传》昭公十八年,郑于产语),且社会震荡、人无以立,中国哲人无暇顾及遥远之“天道”,急于为自己、为他人找寻安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